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紫砂方器传世较少,经典的名品更少。一方顶三圆,紫砂方器比圆器更难做,是重要原因。

方器中角的处理,是表现茶壶气度的首要因素,尤其是钝角、圆角的处理,非经验老到者不能为。

陈鸣远技艺精湛,雕镂兼长,是技艺全面而精熟的紫砂大师。其所制光素方圆器,既继承明代器物,造型朴雅大方的遗风,又开新局,使作品从形式到形态超尘脱俗、别具一格。

今天我们来看陈鸣远6大传世方器,看顶级方器的夺人魅力。

1.四足方壶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陈鸣远 四足方壶 上海博物馆

四方造型,壶腹呈方鼓形,方中寓圆,短颈、方壶口、盖面鼓起,方形钮、四钉足。三弯流、环形方把刚柔相济,整款壶古朴、儒雅,气韵不俗。

壶身镌刻铭文:“且饮且读,不过满腹,为禹同道兄”。蕴含饮茶情趣与文人治学态度。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且饮且读,意即一手持壶饮茶,一手持书漫读,是昔日文人生活的一种模式。

语出清初名臣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取其诗文,且饮且读,以天下士期之”。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不过满腹,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意谓一个人无法占有一切。以壶饮茶,茶水再多,能饮的水也有限;学海无涯,读书再多,也只是知识沧海中的一粟。为人当有自知之明,切不可有自满自傲。

2.传香壶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陈鸣远 传香壶

传香壶,壶呈方斗式,造型简约,上宽下窄,俊秀挺拔。壶身、盖、钮、流、把与足之四角皆作凹筋。

短弯流之弧形曲线巧妙而流畅,恰到好处,与四方形的壶把成圆与方造型之对话。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比例权衡,全面观照、和谐有致,简约素雅,又不失于变化的几何造型,近于完美。

尤以所作脊棱出筋,犀利有力,更见峭拔精神,脱略浑厚敦古而臻于秀骨雅健,使此壶益显骨相清奇、劲挺不凡。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壶底镌有“令我胸中书传香”行书刻铭,语出宋代文学家

黄庭坚,著名的咏茶诗《谢送碾壑源拣芽》。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3.束带方壶之一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陈鸣远 束带方壶

此壶胎质精细,色泽光润, 包浆自然。体型精致小巧,壶盖上隆近半圆形,茶壶壶底平整,假圈足中留出四个犴门,以虚空间破沈闷感,形成虚怀若谷之意。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壶钮作桥形,上方镂出长方孔,与壶的底足遥相呼应。器形敦穆稳重,中束腰带纹,壶钮、底足亦饰方线圈束。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壶底行书铭文曰:“一壶清茗,万卷藏书,明窗净几,其乐蘧蘧。”署款“廉斋”。笔韵雅致,灵秀清逸之中不失遒劲古韵。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4.束带方壶之二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陈鸣远 束带方壶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此壶造型源于青铜古尊,方中寓圆,高颈深弧腹,平足阔底,嵌式壶盖,嵌盖与壶外轮廓一气而贯,形制完美,变化姿韵细腻。

三弯方形壶流,方飞把曲折富有变化,口沿与腹身之间束一飘带,带结飞逸。整器古拙精雅,飘逸灵动。

5.无垢方壶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陈鸣远 无垢方壶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此壶造型源于方斗,四周以圆角处理,方形圆角。唇边厚实,壶盖穹起嵌于其中。此壶方中有圆、圆中寓方,比例均匀,珠圆玉润,工艺精湛。

壶身镌刻铭文:“是名无垢,置诸座右,为斐老道兄。鸣远”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6.委足方胜壶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陈鸣远 委足方胜壶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此壶弧角方钮,方盖微凸,中心有一小气孔,单方孔三弯嘴,简体螭龙把手,方形壶体上下收束,中腰呈弧形微凸,壶底挖足呈八方形。

壶底行书铭文“清淡见滋味,鸣远”,下钤阳文篆书“陈鸣远”方印。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另一款委足方胜壶为朱泥制作,是清末龚心钊旧藏,壶底镌刻铭文

“制为耑木先生时丁卯上元日”,署陈远,钤陈鸣远、壶隐篆书阳文方印。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陈鸣远6大经典方壶传器,看大师顶级方器夺人魅力

陈鸣远作为清代的紫砂名家,其壶刻书法为一绝,壶上铭文多为静心推敲的,古人妙句和诗词文藻,将制壶技艺与文人翰墨相结合,极大提高了紫砂艺术趣味。

这种文人精神的充分反映,亦是陈鸣远作品的艺术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