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化學的成就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化學方面,我國古代有著十分重要的發明創造和影響深遠的成就。

  

我國古代化學的成就

夏末商初(公元前16世紀)我國進入青銅器時代。重達875kg的司母戊鼎堪稱世界之最。其中青銅的採礦、冶煉、制模、熔鑄四個主要工序都有文字記載。春秋戰國(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冶鐵業興起,極大地推動了農業生產的進步,而西歐一些國家直到13世紀末才出現生鐵的冶煉。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記載了我國鋼鐵冶煉的許多工藝技術。除此之外,冶煉黃銅、白銅、鋅及“水法鍊銅”等都早於世界其它國家。這些都是對化學冶金技術發展的重要貢獻。

我國古代化學的成就

造紙術是世界公認的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四大發明之一。從化學角度看,主要是從麻、樹皮、竹子等天然植物纖維中,用化學的方法除去雜質,得到較純的纖維素,再製成紙漿,最後製成紙。我國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於公元2世紀初發明瞭造紙術,並投入生產。後向東傳至朝鮮、日本;向西傳至中亞、阿拉伯、法國、西班牙等國家。紙的發明和傳播,大大改善了文字記載、保存、傳播的條件,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我國古代化學的成就

火藥是我國古代人民在對炭、硫磺、硝石這三種物質逐步認識的基礎上,經過實踐特別是在煉丹的實踐中發明的。到公元十世紀,我國已將火藥用於軍事,推動了火藥武器的發展。直到1225~1248年間,火藥經印度傳入阿拉伯,14世紀中葉才傳入歐洲。

  

我國古代化學的成就

“China”一詞指中國,也指瓷器。早在公元前5世紀,我國就有原始瓷器的製造。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掌握了溫度高達1000℃以上的高溫燒結技術,這是制瓷的關鍵。玲瓏剔透、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的瓷器是世界少有的文化藝術珍品。


  此外,我國古代有釀造、染色、油漆、製革等工藝,都與化學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英國學者所著《中國的一百個世界第一》一書中,就有14項第一是化學方面的。我國古代化學方面的輝煌成就,從一個側面充分證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的偉大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