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心胸有多狹隘?只因自己棋不如人,就要殺了一位開國功臣!

唐太宗在歷史上的形象一直是一個英明之君,他唐王朝建立之初,東征西討,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為唐王朝的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即位後又積極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為大唐王朝的興盛奠定了基礎,可謂是一位有作為的君主。

然而唐太宗卻是一個心胸狹隘之人,竟狹隘到只因在下棋當中技不如人,就要把別人斬了。而這位差點被他殺了的“棋友”,卻是大唐的開國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儉。

唐太宗心胸有多狹隘?只因自己棋不如人,就要殺了一位開國功臣!

唐儉的父親唐鑑與李淵友善,是太原起兵的老功臣了。因這層關係,唐儉與李世民素有交遊,且兩人關係還不錯,早在隋末,他就勸過李世民要早圖大業。李淵也聽說了唐鑑的這個兒子不僅孝順,還有見識,於是詔訪了他。兩人見面後,唐儉把李淵一頓誇,說他長相有日角龍庭,定當能成就商湯周武之大業,說得李淵大為高興,於是授職他為記室參軍。隨從平定京師,為相國府記室,封為晉昌郡公。

後獨孤懷恩欲謀反,被唐儉提前向李淵告密,誅殺了獨孤懷恩。唐儉因此立有大功,被任為禮部尚書。貞觀初年,唐儉出使突厥回京,向唐太宗進言應該進兵突厥,可以一舉將它消滅。當時突厥是一個很強悍的民族,在隋朝時就多次與中原政權進行過多次戰爭,後遇到隋末天下大亂,突厥趁此機遇發展,實力強勁。

唐太宗心胸有多狹隘?只因自己棋不如人,就要殺了一位開國功臣!

唐太宗即位後,隨著國力的日益上升,唐太宗有心解決突厥這個心腹大患,於是派唐儉出使突厥先去摸摸底。唐儉到達突厥後,就發現突厥內部早已分化,已經難成大事,於是才向唐太宗建議應該出兵平定 突厥。而為了取得突厥信任,他自己則充當先鋒前去引誘,所以等到李靖大軍一到,唐軍一路勢如破竹,頡利可汗投降。

由此,唐儉又立下大功。因此對於大唐王朝而言,唐儉父子兩代有功,他的父親參與太原起兵,而自己則助李世民平叛亂,滅突厥,立下赫赫戰功。雖未指揮千軍萬馬,但都起到關鍵作用,功不可沒。然而正是有著如此功勞的一位開國功臣,卻因和李世民下棋,差點死於非命。

唐太宗心胸有多狹隘?只因自己棋不如人,就要殺了一位開國功臣!

當時唐儉和唐太宗下圍棋,在佈局時,卻搶先被唐儉佔據了有利位置。這使得唐太宗大為惱火,當即將唐儉貶為潭州地方官。這還不解氣,又對尉遲敬德說“唐儉不夠尊重我,我想殺了他,你替我作證,說有人對他有所指控。”尉遲敬德唯唯諾諾的答應著。然而等到第二天對質時,尉遲敬德卻矢口否認有人對唐儉有所指控這回事,唐太宗連問了好幾次,尉遲敬德卻始終不改口。這讓唐太宗大為惱火,氣得把手中的玉板都摔碎於地,拂衣而去。

唐儉也知道自己惹了大禍,但卻也無能為力,不就只因下棋時佔據有利位置這點小事嘛,哪知唐太宗胸襟會這麼狹隘,會因此而殺了自己。不過好在唐太宗最終也消了氣,冷靜下來後,藉著宴請三品以上大員之機,賞了尉遲敬德一千匹布,唐儉也因此被赦免,群臣都高呼萬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