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業延續向好態勢,發展韌性不斷增強

上半年工业延续向好态势,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上半年工業通信業運行總體平穩,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結構調整加快推進,發展韌性不斷增強。”7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18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佈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介紹了2018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

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黃利斌說,今年以來,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面對日益複雜的國內外發展環境,加快推進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上半年工業通信業運行總體平穩,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結構調整加快推進,發展韌性不斷增強。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工業經濟延續向好態勢,主要指標保持穩定。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其中製造業增長6.9%。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7%,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企業經濟效益持續改善,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16.5%,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同比提高0.35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31元。與工業活動相關指標匹配較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總體延續擴張態勢,6月份為51.5%,連續23個月處在榮枯線以上。工業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增速為7.5%,同比加快1.4個百分點。

二是產業結構調整持續推進,適應消費和產業升級的行業發展較快。

原材料工業持續好轉,鋼鐵去產能深入實施,防止“地條鋼”死灰復燃,合規先進產能有序釋放,上半年增加值增長4.1%,同比加快1.2個百分點;前5個月實現利潤增長43.8%,其中鋼鐵、建材行業利潤分別增長89.7%、45.5%;二季度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8.5%,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拉動作用逐步回升,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增長9.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汽車行業增加值增長10.1%,比一季度增長加快3.3個百分點;電子製造業增速為12.4%。前5個月機械行業利潤增長3.5%,電子製造業利潤增長4.3%。消費品工業生產受出口影響增速放緩,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增長6.5%,菸草、醫藥、酒飲料增長較快;前5個月利潤增長6.7%。適應消費和產業升級的產品增長較快。智能電視、環境汙染防治專用設備、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增勢較好,上半年分別增長16.9%、13.3%、88.1%、15%、23.9%。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虛擬現實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三是製造強國建設深入實施,先進製造業發展加快。

創新驅動持續推進,大飛機、“兩機”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加快實施,批覆建設集成電路等7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強基工程有序展開。製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一期啟動實施。智能製造持續推進,遴選155個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項目。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持續開展。上半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業務收入增長14.4%,同比加快0.8個百分點。綠色製造加快推進,公佈第二批綠色製造名單,組織工業節能監察,組織能效“領跑者”制度。前5個月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6%。高技術製造業規模不斷壯大,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6%;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3%。製造業投資逐步回升,上半年同比增長6.8%,同比加快1.6個百分點。製造業基本實現對外開放,產能國際合作加快推進,上半年製造業利用外資扭轉近年來持續下降態勢,同比增長12.3%。

四是信息通信業發展平穩,互聯網規模不斷壯大。

提速降費落實生效,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7月1日全面取消國內手機流量“漫遊”費,調降家庭和企業用戶互聯網專線業務標準資費。上半年移動流量平均資費較2017年底下降46.2%。6月末固定寬帶用戶達到3.75億戶,其中100MbPs及以上用戶佔比達到53.4%,較年初提高13.5個百分點,光纖接入用戶佔固定寬帶用戶總數的86.7%。電信業務快速增長,上半年電信業務總量增長133%(按2015年不變價計算),電信業務收入增長4.1%,利潤增長3.5%。6月末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突破15億戶,同比增長10.1%,其中移動寬帶用戶(3G和4G用戶)佔比達82.8%,較年初提高3個百分點。全面參與5G國際標準制定,5G技術研發試驗有序推進。融合類新業務呈高速增長態勢。截至6月末,物聯網終端用戶達4.65億戶,是去年同期的2.5倍。基礎電信企業IPTV用戶總數達到1.42億戶。移動轉售企業累計發展移動用戶6450萬戶,同比增長31%。互聯網快速發展,上半年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實現業務收入增長22.8%,“互聯網+”在工業、醫療、教育等領域不斷取得創新突破,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業務規模繼續領先全球。

推進工業綠色轉型升級

黃利斌表示,上半年,工業生產形勢總體穩定,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穩的基礎牢固,進的動能集聚,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增多。當然,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保持工業平穩增長和實現高質量發展仍然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黃利斌強調,從長遠來看,生態環境保護是與經濟發展正相關的,很大程度上可以推進工業綠色轉型升級,培育和壯大優勢企業,促進新興產業和新供給的增長,助推工業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工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工信部將堅決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強化部門協作,加快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分解落實好相關任務,明確責任,加強督導,重點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調整優化重點區域產業佈局。

推動京津冀等重點區域城市鋼鐵企業採取徹底關停、轉型發展、就地改造、域外搬遷等方式,逐步優化我國鋼鐵產能佈局,指導和督促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實施採暖季錯峰生產。

二是嚴控“兩高”行業產能。

嚴格控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鑄造、水泥等產能,決不允許違法違規建設新的項目,嚴格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辦法,決不允許對落後產能實施等量置換。

三是進一步加大去產能力度。

堅持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強制性綜合標準,確保落後產能應去盡去。以處置“殭屍”企業、去除低效產能、關停不符合佈局規劃的產能為重點,繼續壓減過剩產能。建立打擊“地條鋼”長效機制,決不允許已出清的“地條鋼”死灰復燃。

四是加快推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以“兩高”行業為重點,支持企業實施綠色化、智能化的升級改造。今年再對5000家以上重點耗能企業實施節能監察,實現對重點高耗能行業全覆蓋。力爭到2020年,創建百家綠色工業園區、建設千家綠色工廠、推廣萬種綠色產品,帶動工業綠色發展,實現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8%以上的目標,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0%以上。

五是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發揮產業政策的導向作用,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技術等先進製造業快速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爭取2020年實現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的目標。

聞庫表示,當前我國製造業還處在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受制於人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還有一些中長期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與短期經濟運行中一些困難和問題相互交織,工業經濟持續向好基礎還要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經濟運行中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

下一步,工信部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主動對標對錶高質量發展要求,沉著應對外部各種風險挑戰,不斷提高工業生產的供給質量,持續擴大有效需求,認真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政策措施,妥善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深入推進去產能、降成本工作,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加快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努力保持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的勢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