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两家人

这是我朋友表叔家的事情。

故事就很早了,要从民国期间说起。那个时候社会不安定,闹土匪。他们村子里有个地主,姓黄,被土匪盯上了。那天从县城回来被土匪绑了票。同时被绑的还有他的一个车夫,姓杨。杨就是我朋友表叔家的祖上。

黄地主当时五十多岁了,杨呢,20出头,是家乡闹灾荒要饭来此地的。被绑到土匪窝俩人都以为必死,没想到在那,杨遇到个熟人。

是他逃荒时候认识的个兄弟,现在做了二当家。土匪,不是说都像电视里几百人啸聚山林,其实当时很多匪伙就是几个活不下的农民,凑到一块找个饭辙。比如这个匪帮,连大当家的都算上才六个人。

有熟人就好办了,杨求情。二当家当然也要卖个面子,决定放杨走。杨不走,说老掌柜对我不错,我不能把他一个人扔下。土匪也不错,又退了一步,说这样我们保证不难为他,你去给他家送信来赎他。这其实也是个办法,但是黄地主,或者说黄老掌柜(老掌柜是当地对有钱人的尊称,并不一定有买卖)是个土财主,一辈子安安逸逸,哪见过这场面。被绑的时候就吓尿了。把他一个人留在这非吓死不可。而且他大太太没生养,后娶的姨太太给生的独子当时不到十岁。家里有个堂房兄弟帮忙管帐,这人有点不怀好意。很可能杨一个人回去,管帐的兄弟不承认,让老黄死在土匪手里,他就是一家之主了。

所以杨一直跪求,让老黄回去,哪怕自己当人质呢。

大当家的生气了:你当我傻啊,绑了个财主,留下马夫当人质?二当家的帮着说好话,大当家的说兄弟你别说啦,这话说出去,咱兄弟都丢人。你(指杨)能让我信他肯定来赎你,我就放他走。

杨也是老实人,逼急了。一抬手挖出自己一只眼,给老黄,说你拿着回去,丧良心你就扔了。你要怕有报应,就拿钱来赎我。老黄都吓懵了。

大当家的服了,一挥手放人。

老黄回去真不含糊,马上凑了一百大洋(土匪开的数目),叫人送到指定地点。杨也平安回去了。题外话,土匪当时都说,看他义气。老黄不来赎,就留他做个当家的。

回去以后,老黄不再拿他当下人看,让自己的儿子管他叫叔,老黄的话,你为我丢只眼,我养你一辈子。送给他几亩地,杨也就在这安家了。

三十年多过去,老黄老杨都去世了,老杨死的时候才50多。老黄的儿子这时候正当壮年。老杨的儿子30多岁,穷人,参加我党的支前担架队,不幸死在前线了。老杨的孙子那时候15,16的,村里的组织照顾,给他送到不远的解放区某个干部(是行政干部,不是军事干部)手下当通讯员。

一年多以后,小杨的家乡也解放了,他领导正好另有调动。看他小,给他封介绍信,让他回老家。

解放战争年代,我党已经不执行井冈山式的打土豪分田地了,但是下面执行,有的时候还是比较简单粗暴。小杨回村,一看别说本村,本乡好几个村,斗地主(不是打牌)的工作都没开展起来,他急啊,下来的军转干部也急。毕竟小杨在行政领导手下工作过,也问问他的意见。十几岁的少年,被这么重视,还是被代表组织的重视,当然尽心尽力。想起领导和自己说的个经验:还是要开大会,树榜样。

开会容易,榜样呢?乡里乡亲谁也不愿意撕破脸。小杨决定自己上,他揭露的地主,自然就是黄家。

具体和黄家有什么深仇大恨?他可说不上来,不过他隐约听到:自己的爷爷一只眼是为老黄丢的。这就是铁证:地主为了保护自己,可以很残忍地看着马夫丢掉一只眼,这不是剥削吗。

开会的时候,这个是主要证据,其他的什么地主家也是不到十口人,村里好多家也是不到十口人,凭什么地主家近百亩地,别人家就几亩地之类的套话,当然也要提。总之带头这么一闹,黄家惶惶不可终日了。

小杨决定趁热打铁:去分黄家藏的粮食。白天开会,晚上几个人确定了这个决议。依着别的干部明天去,小杨年轻热情高,说大部分积极分子不都在吗,咱们乘胜追击。几十个人跟着小杨就往黄家去了。

走在头一个,趾高气昂的走着呢,小杨忽然原地转了一圈,半边脸都肿了。正常情况下,肯定是被人抽了一个嘴巴,但是他俩手都拿着宣传单,面前有一个人没有,既不能自己抽,也不能别人抽。大伙愣住了,这时候小杨叫了声“爹。”

别看当时人多,众人都觉得毛骨悚然,小杨独自在7,8步远的前方站着,好像被教训,有那么半分钟,他转回身“咱先回去吧。”

回去了,都没人问他为啥。

第二天小杨没提,众人也就装作忘了,谁也没再去黄家。当天晚上,别人都是回家睡觉,唯有队伍下来的那个干部是暂时睡在祠堂里。睡不着,出来看,只见几个人背着包袱正往村外走。这肯定有问题呀,他正要追过去,忽然眼前出现个人影,黑乎乎,虽然近在咫尺,可是看不清样子。他身经百战,可是当时莫名的恐惧,发不出声音,动不了身体,直到天亮。

天亮才知道,黄家连夜走了。

一下又过了几十年,改革开放,港商回来投资,就是黄家的后人。到这跟县政府说,一定要找到杨家人。这好找,就在村里住着呢。小杨还在,也是个老人的样子了。来的,是当时黄家家主的儿子,也就是被绑票老黄的孙子。见了小杨,俩人少年时也见过,拉着小杨的手说是来道谢的。

小杨他们去抄家那天,小杨父亲的鬼魂忽然出现给了小杨一嘴巴,村里早就传开了。他感谢的是那天晚上,老杨(那个马夫,小杨的爷爷)去他家托梦,说叫他们快走,往东南去,走到走不了才能停。他家赶紧收拾细软,出村的时候,他爹忽然说杨老爷子来了,说有人跟着,他去挡住,让咱们快跑。

当时还国共交战呢,边跑边躲,跑到香港,黄太太染病,一家实在走不了了,在香港住下。好在带着钱(当然到香港也花得差不多了)。养了半年,黄太太养好病。慢慢地开起个小厂子,又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回来投资,跟当地政府合作的条件之一就是杨家人,要招到厂里做工。工资从优。这是黄家家长,当时已经八十多了说的。说杨家对我们不错,小杨那一次,也是少年无知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