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教育孩子的方法太絕了!

01

在生活中,誰家裡一個清華北大的孩子,相信大家都會羨慕不已,有一個聰明的孩子實在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但是前幾天,師姐看到一條新聞: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一戶家庭,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相信大家都很是"嫉妒",或者是佩服!同時,當地政府給這個家庭頒發了30萬元獎勵資金。

“太激動了!從沒想過會獲得這麼高的獎勵!區委、區政府這麼重視教育,對我們是莫大的鼓舞!”領完獎的吳治保和妻子難掩內心的激動。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教育孩子的方法太絕了!

吳治保是安塞區白坪街道辦五里灣村村民,他和妻子胡治愛育有5個孩子(三子兩女)。

2015年6月,大兒子吳雲峰(老大)順利考入清華大學軟件工程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同年,小兒子吳天峰(老五)也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攻讀碩士學位;

2017年6月27日,吳大燕(老二)和吳青峰(老四)分別收到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及北京大學電子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

小女兒吳改燕(老三)從西安醫學院畢業後,進入陝西省婦幼保健院工作,2017年7月,她辭去工作,開始備考,準備邁進清華或北大的校園,將一家人的夢畫圓。

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走出了這麼多高材生,寒門出才子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也開創了安塞教育史上的“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的育人典範。

那麼他們在生活中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02

夫妻倆說——我們吃了沒文化的虧再苦也要供孩子上學!

因為生在農村,出身貧寒,吳治保初中只上了一年便輟學回家耕地,妻子胡治愛更是沒有上過一天學。

夫妻兩人年輕時嚐盡了沒有文化的苦果,立志要讓孩子們學文化,上大學。

“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們供上大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這是吳治保夫婦對子女教育鍥而不捨的堅持。

生活中夫妻倆省吃儉用,衣不更新、飯不變樣,在日常生活中可謂是“摳”到極點,就是為了孩子們能安心上學。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教育孩子的方法太絕了!

(圖片來自電影《歸來》)

“遇到再大的困難,即便是沒錢四處貸款,我們也儘量不讓孩子知道,目的就是要讓他們安心上學。”

我見過很多家長經常會對孩子說:爸爸媽媽掙錢養你不容易,你要好好讀書。

這樣的話語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負擔,他會覺得自己“欠了父母的債”,對自己沒有自信;一旦成績稍有差池就會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很容易崩潰。

莫言在回憶自己的母親一文裡提到:

“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當時,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飢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她一邊捶打野菜一邊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

無論處在何種境地,我們都要保持這種健康、向上、樂觀的生活態度,讓孩子從我們身上吸收到正能量。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教育孩子的方法太絕了!

(圖片來自電影《歸來》)

有人說,富人傳遞給下一代的,多是自由、野心、從容、自律與不屈不撓。而窮人遺傳給下一代的,多是自卑、短視、暴戾、散漫與輕易放棄。

當然,這裡所說的窮富並不單指物質基礎,更多的則是精神層面。對於孩子,不管你選擇窮養還是富養,都不要把這種心理匱乏感帶給孩子。

其實,口袋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裡窮。

真正的富養孩子,不是物質的滿足;而是,讓孩子的心理不被貧窮擊倒。

03

吳治保說:“我和愛人都沒什麼文化,教育孩子們用的都是一些土辦法、笨辦法。如果在學校不好好學習,就領回家讓跟著我們一起下地幹活,讓他們體會父母沒有文化要受的苦頭。”

每天早上,只要聽到父母起床了,5個孩子也都趕緊起床,摸著黑,拿著各自的課本到院子或學校的燈下背書,假期、週末都會抽出至少半天的時間和父母一起勞動。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只要學習好”已成為很多父母的共識。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教育孩子的方法太絕了!

(圖片來自電影《父親》)

當孩子不寫作業、想玩的時候,父母都要輪番上陣,各種哄啊、勸的,還用金錢、禮物來利誘孩子。

生活中也總不不捨得讓孩子幹活,生怕孩子磕了碰了。

捨得用孩子,讓孩子在揮灑汗水的過程中,感受父母的辛勞,感恩父母的付出,更能在體驗中收穫成長,培養出適用一生的能力和素養,這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04

“爸媽從來不說到學校要好好學習的話,說得最多的一句是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說起父母的教育,老大說了這樣一句話。

如果我們天天將成績掛在嘴邊,張口閉口都是希望孩子成績更好一點,無形中卻會讓孩子覺得我們愛成績勝過於愛孩子本人。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教育孩子的方法太絕了!

(圖片來自節目《少年說》)

孩子不禁發出這樣的聲音:媽媽,是不是我考不好,你就不再愛我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一部電影裡的情節,影片中的男孩因為沒有考好,大年三十的,被當警察的父親責令雙手高舉鞋子罰站。

在男孩罰站的過程中,父親還在一旁一邊說教,還一邊用抱枕打向兒子。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教育孩子的方法太絕了!

(圖片來自電影《小情書》)

被罰站的男孩心裡特別憋屈,當天晚上趁著父親出任務的時候,他拿了幾件衣服準備離家出走,不幸的還是被父親發現了。

面對父親的責罵,男孩說:“這種生活我非常不快樂,如果你想要的只是一個學習機器,那麼就當我死了吧。”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分數真的不是衡量好壞的唯一標準,在孩子身上還有很多優點值得我們去挖掘和發現。

“媽媽知道你很努力了,但是為什麼還是沒有考到第一名呢?”

“但是”就像是一個橡皮擦,把父母之前說的表揚和肯定,輕而易舉的抹去了。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教育孩子的方法太絕了!

此時孩子不會感受到,被肯定的快樂,而會把重點放在對但是後面詞語的理解和判斷上,並本能的開始戒備和牴觸。

每一個小孩都是一粒種子,只是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開出了絢麗的花,而有的花,卻需要漫長的等待。

也並不是只有溫室中的幼苗才能長出美麗的花朵,只要方法得當、用心澆灌,即使芊芊小草也能成為參天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