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今日食軒.馬邊臘肉】:首先感謝大家對今日食軒.馬邊臘肉的關注,馬邊彝族自治縣位於樂山市,屬於小涼山區域,屬於國家級貧困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不知道這個位置在何處?很少有人知道這個位置。

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給外界的感覺,我不知道這個位置,是不是很貧窮?很落後?那是不是裡面的東西是不是很生態?這個是每一位聽見的人第一感受,的確,這裡很貧窮,整個縣跟外界聯通的道路屈指可數,沒有高速路,沒有鐵路,沒有碼頭,正是由於這麼多不便利讓我們才能找到這麼好的環境來產出我們的瑰寶:馬邊臘肉

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基地位於馬邊縣民建鎮,養殖場位於海拔1000米的位置,

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每年可以餵養1000頭豬,而可以直接帶動周邊23戶貧困戶參與養殖,在整個養殖過程中,我們的豬都會經過8+個月生長週期,每年開春後,都會通過基地的母豬產出的小豬分給當地的鄰居,大家一起來養,在度過三個月的催架子階段,我們的豬將會進入緩慢的生長階段,這個階段將會是以麥麩,酒糟,綠色豬食等為主,而每一頭5個月大的豬每週都會運動5公里以上,整個山坡上種植有我們的青草、紅苕尖、牛皮菜,這樣的豬才會更多的攝取礦物質。為了讓我們的豬能健康生長,我們都會給豬打相應的疫苗,同時在豬舍裡也會安裝監控攝像頭,防止豬之間打架搶食,間接的為豬的生長提供記錄。

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到了10月份開始,我們都會陸陸續續開始醃製臘肉,因為在我們這裡,氣溫比外面要低,空氣流通更好,為旺季的到來,提前做好準備,在這個階段的臘肉,受天氣影響,口感還不是最佳,但是也預示著大家開始忙忙碌碌起來,進入11月開始忙碌的時候,一直持續到次年2月,我們這裡每家每戶都會做這個,老一輩的時候,臘肉是我們的一年的乾糧,掛在自家灶臺上,同時每逢喜事,有客人到家,都將作為佳品來招待。

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通過建設合作社,我們實現了全程生豬養殖可監控,豬肉可溯源,可定製化,馬邊臘肉加工廠,採用正規的分割、消毒等工作,保證我們產品安全性。

在我們這裡,臘肉的製作要分為:切片,調料,醃肉、晾曬脫水、煙燻、再晾曬等多次工序。通過多次的工序,才能給大家呈現出馬邊臘肉,一種凝聚彝族同胞對美食的理解。

切片:根據豬的部位,我們製作臘肉通常選擇後腿肉(豬的腿部到後腿部分的肉,瘦肉居多)、五花肉(五花肉即是覆蓋在排骨上的豬肉、弄出來的肉層次分明,肥瘦都有),每一條都按照比例分割好,便於在醃製、煙燻的時候更加入味,後面成形比較好。

調料:我們根據祖輩醃製的經驗,先後會準備白酒,鹽,將不同的調料放在一起

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醃肉:來回在用手對肉進行撫摸,揉捏,通過這步讓鹽、調料更入味,同時將腥味去除

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晾曬取水:醃肉環節完畢後,應把臘肉晾曬起來,去掉多餘的水分,讓肉內外更均勻。

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煙燻:這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一般用柏樹枝明火的方式煙燻,通常會使用3-4天,才能將自然的氣息融入到臘肉之中。

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再晾曬,將煙燻好的臘肉,在晾曬

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祖輩使用的技藝保留下來,通過我們的擁有40年操作經驗的蔣師傅,改造後,更加具有區域特色,真真正正讓一塊臘肉,成為彝族同胞們的發財肉,致富肉,帶動周邊23戶鄰居共同步入脫貧的道路,將美麗彝家新貌展現給大家,歡迎大家來馬邊彝族自治縣做客。

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一塊臘肉,承載著彝族地區貧困人的致富夢

圖片真實拍攝,來源於製作圖是採用北川基地的製作圖,其他的都源於馬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