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引導和引導技術是不同的】

一直很難跟別人解釋清楚引導是什麼,包括前兩天給一位定居美國的朋友說facilitation,他也不知道為何物。

一開始接觸引導的時候,和很多朋友一樣被引導方法工具所吸引,其實這是引導技術的一部分,諸如頭腦風暴、世界咖啡等,以及一些管理工具。這個可以說是引導的外衣吧。

接下來是引導過程中工具方法之間,以及工具方法與目標之間的聯繫(邏輯),這是引導技術的另外一部分。在這個層面很多朋友會進入教條的使用一種工具或者是不知道使用什麼工具的狀態。其實這裡的邏輯並不單純是引導的邏輯,更多的是對業務層面說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引導工具的作用之間的聯繫。這也是為什麼當初林恩慈老師說:“從事引導要操過1個億以上業務、項目的盤”的道理所在。這個可以說是引導的外衣搭配吧,看起來怎麼協調,符合出席場合的著裝。

【為什麼引導和引導技術是不同的】

再則,在引導需求開始的那一刻,對人的感受,或者說是心流。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引導工作坊場面很熱鬧,事後感覺沒收穫的原因。引導不是鬧劇,是心的流淌和交換。這需要引導者不僅僅對於引導過程中人的理解和把握,也需要對自己的理解和把握。

這三個層面都看到了才是引導,不然至少一場基於引導技術或者引導工具的培訓、研討……。沒有了心,一切展現只是那個時候的展現而已,或許就是個應景的行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