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王安石的憂傷

我有時候看小說,會看見真真假假的歷史故事裡,順帶著評價古代的人。看到罵王安石的時候,吃了一驚。

別的詩人,得到的基本上都是好評。比如王安石的政敵蘇軾。在幼年的記憶裡,蘇軾是好的,那蘇軾的政敵王安石就是壞的。

然而這個世界不是那麼好壞分明的。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是小時候上課讀到的。他被選入了語文書。因為他的“綠”字用的大氣,把一個顏色的名詞,用成了動詞。

可是長大以後,看的詩多了,這種用法很多人也用,漸漸就脫敏了。比如“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人生的感動往往也一樣,見多了,看多了,會麻木,沒那麼敏感。語文書上還有他的《登飛來峰》,我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這詩格局仍然很大,境界也高,“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浮雲這東西,厲害起來,是可以遮天蔽日的。但是王安石是個挺男人的詩人,寫詩很硬氣,不怕什麼的浮雲遮住自己眺望的眼睛,因為他身在最高層。很有一點霸道詩人愛上我的意思。

世人對他的評價,往往因為他搞變法,帶著貶義。所謂變法也就是政治變革,我們的老祖宗是不怎麼喜歡變化的,最好千秋萬載,保持穩定。王安石想要一個強大的國家,想要一個新鮮活潑的王朝,想了很多辦法來革新天下。

他從小就是個才子,名聲在外。後來考試順利,中了進士,學而優則仕,沒多久去當官了。當時的皇帝宋神宗欣賞他,重用他。王安石的官,當到了位同宰相。總之,這是個有夢想的文人,也是個影響歷史的男人,是個響噹噹的大人物。雖然後來變法失敗,被守舊派抵制了很多年,反對王安石的大人物裡,有一個更加家喻戶曉的司馬光。就是那個打破缸的天才少年。

活了66歲的王安石,輾轉糾結而逝。大人物的人生,無論如何都是傳奇。直到我讀到了他的《解任別女詩》。這個傳奇就崩塌了。

那是他30歲時候寫的詩,忽如其來,像一個簡簡單單,內心柔軟,淚流滿面的書生。這詩很直白:“行年三十已衰翁,滿眼憂傷只自攻。今夜扁舟來訣汝,死生從此各西東。”

王安石不像別的詩人,年紀輕輕就一堆孩子了。30來歲,他才有了女兒王堇。這是他的第一個孩子。因為住的地方種了木槿花,就取了這個名字。

然而小小的女兒,出世沒多久就病逝夭折,埋葬在當地。很快王安石就接到了朝廷的任命,要去另外一個遙遠的地方上任。這個悲傷的父親,連夜去跟女兒訣別。

讀到這四句詩的時候,那一剎那,我讀懂了生離死別。

詩是遣懷,是言志,是抒情,化解我們心中本來無從消解的悲愴。

國風|王安石的憂傷

【最美古詩詞:人生是一場雅集】

舊詞•新說 沈嘉柯全新解析古詩詞

歐陽修嗜酒/李白、汪倫贈詩情/白居易愛照鏡子/蘇軾愛吃肉

一首歌,一闕詞,道破歷代風流文豪的小心事。藏在字裡行間的小樂趣,每一處都是他們鮮為人知的故事

著名作家沈嘉柯別出心裁,自由心證,精心遴選出古代詩詞經典佳作,逐一解讀那些古詩詞裡的浩嘆和哀愁,無限幽微的心事和美感。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冊在手,不只是朗讀,更帶你讀懂古詩詞,得到受用一生的審美感知和文學頓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