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司馬光砸缸」,卻不知道司馬光救的小孩後來怎麼樣了?

他自幼就是出了名的神童,勤奮好學,刻苦努力,博學多才,剛正不阿,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更是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他是誰呢?

你只知道“司馬光砸缸”,卻不知道司馬光救的小孩後來怎麼樣了?

沒錯,他就是司馬光,那個在我們還是小屁孩時就已知道的神童,在小學課本上,一篇《司馬光砸缸》令我們記憶深刻,除了傳遞給我們遇事要沉著冷靜外,也讓我們瞭解到了一代偉人的遇事不慌,智慧行動的事蹟,更是給我們的童年給與了一個美好的嚮往。可是,近幾年總是出現小學課本內容杜撰的情況,認為可能屬於偉人自己編纂的神話系列。那麼,這件事情是不是就值得我們考證,令人懷疑司馬光是真的砸過缸救過人嗎?

你只知道“司馬光砸缸”,卻不知道司馬光救的小孩後來怎麼樣了?

但根據司馬光的性格和生平事蹟來看,他已經官拜宰相,實在沒有必要給自己的童年加上點英雄事蹟。再加上,司馬光性格過分耿直,又過分節儉,同時代很多人的筆記中都有證實,因此他也不會這麼去做。

而且,《司馬光砸缸》事件並非民間故事,也不是野史傳說,而是一段見於正史記載的真實歷史。 《宋史》載: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後京、洛間畫以為圖。”

你只知道“司馬光砸缸”,卻不知道司馬光救的小孩後來怎麼樣了?

可是,小時候的司馬光真的有那麼聰明嗎?

司馬家世代為官,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官至兵部郎中、任天章閣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司馬光從小受父親影響,聰慧好學,七歲時便能熟練地背誦《左傳》,還能把其中歷史講得頭頭是道,足見其聰慧異常。

你只知道“司馬光砸缸”,卻不知道司馬光救的小孩後來怎麼樣了?

如今回看歷史才發現,我們只記住了司馬光砸缸的英勇,卻少有人記得司馬光救下的那個“熊孩子”。翻看史料,終於知道那個“熊孩子”是上官家族的孩子,叫上官尚光。

掉進水缸裡的上官尚光,和司馬光同歲,是司馬光從小要好的玩伴。而上官尚光多虧了司馬光保住了一命,他們家人十分感激,淳樸的老實人為司馬光送去了好酒好菜,不僅如此,還對外大肆宣揚司馬光的英勇事蹟。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現在,估計早就有人將事發現場的圖片,上傳到網絡上了,說不定還有全過程視頻。可惜,宋朝的時候並沒有這樣的技術。但儘管如此,司馬光的事蹟還是傳遍了中原。當時的大城市,像東京、洛陽這樣的城市,已經開始流傳起了司馬光的“漫畫書”。司馬光的事蹟也因此迅速廣泛傳播開來,司馬光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新聞人物”。據說,當時小司馬光比當地的父母官的名氣都大。

你只知道“司馬光砸缸”,卻不知道司馬光救的小孩後來怎麼樣了?

而上官家族呢,雖然和司馬家族是親戚關係,但上官尚光並沒有像司馬光那樣從政,而是選擇了從商,併成了當地的富豪。上官尚光長大後,離開了他和司馬光一起長大的地方,但移居以後,他依然不忘司馬光的救命之恩,特地建了一座亭子,名曰“感恩亭”,以表示自己對司馬光的感激之情,他自己居住的地方也因此被稱為“上官崗”。

住在光山的上官後裔上官同勝說,司馬光砸缸這件事,在他們家現存的族譜中有記載,上官家族的後人都知道這個故事。上官同勝還說,當年的感恩亭早就不在了,但上官家族的後人一直沒有忘記感恩。他們成立了基金,供貧困學子上大學,還照顧孤寡老人。

你只知道“司馬光砸缸”,卻不知道司馬光救的小孩後來怎麼樣了?

雖然,我們現在時不時的感嘆,小時候的童年快被杜撰的偉人神話系列毀了,但我還是不得不說,無風不起浪,這些未免一定就是假的,就比如《司馬光砸缸》,無論真假,但它總還是告訴了我們一些淺顯易懂的道理,不也是在人品上給我們上了一課?並且還受益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