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拉菲爲什麼這麼貴——值得銘記的經典年份

1900:傳奇年份

此年為充滿魔力的雙0年份,同時也是舉辦巴黎世界博覽會的傳奇年份,1900與生俱來不容置疑的光環,即便如此,這份榮耀並不能完全稱得上實至名歸,儘管有幾個超級成功的酒款,但該年份出產的葡萄酒遠遠不算是全面獲勝。更可惜的是,因其太受矚目,還搶盡了其它傑出百倍年份的風頭,無論是較早的1899、1904年,甚至是1911都籠罩在其陰影之下。

1928與1929:難分軒輊

乾熱的天氣加上酷暑,造就了這兩個年份不墜的名聲。曾有一段頗廠的時間中,幾乎不可能評判兩者孰更勝一籌;許多專家後來認為1929將逐居上風,如今,一般相信1928才是勝利者。其實,無論哪一個年份,都有不少產區的酒款能持續優化長達五十多年,甚至在酒齡滿八十年後還能叫人驚訝。

1945:勝利之光

該年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力克德國和日本,取得最終勝利的一年,也是個偉大的好年份,法國各個產區無一例外。其後緊接者也有幾個出色的年份,像是卓越的1947(不過少了這個重要的歷史 事件加持,就失了幾分傳奇色彩)還有1949年。

1961:世紀年份?

1950至1959這十年,以1953、1955與1959最為出色,但卻沒有一個年份足以擔得起世紀年份的美名。反之,1961就特別超凡入聖,除了波爾多、勃艮第、香檳或隆河谷地,該年份的酒質都極其優異,該年份更在法國葡萄酒發展軌跡中佔有特殊地位,此年是繼1956年霜害後迴歸常態的一年,更是第一個實際享有全新釀造技術,開啟未來新頁的年份,雖然當時這僅是少數名莊的特權。緊接其後的1962雖然也是個榮耀的年份,但仍舊逃不了為傳奇年份鋒芒所閉的命運。雖然如此,1960年代的其餘年份,除了1966,大多都是很平庸了。

1982年:大自然的恩賜

平平無奇的1960年代讓1970年份被高估,這是個豐收的好年代,但不至於特別出色。1975年亦然,其之所以特別讓人印象深刻,只是因為證明了晚熟的年份可以表現出色。1976也是個好年份,卻特別早熟。然而,真正的傳奇年份地等到1982年才出現。這是個理想年份的完美典範,只要順其自然就能成功產出美酒。1982是名副其實的大自然恩賜,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漂亮的好年份:

1983、1985和1986,世界各地也因此興起了一波喜愛葡萄酒的熱潮。

1982年拉菲為什麼這麼貴——值得銘記的經典年份

1988、1989、1990:輝煌三傑

榮登夢幻1980年代之冠的1988、1989、1990年份,這三個相連的年份組成了傳奇三部曲。這種情況相當罕見,三個年份都屬早熟,氣候狀況恰到好處,孕育出實力堅強的美酒,足以安然度過世紀交替。

晚近年份

2000:數字光環背後

擁有三個0的此年份,不僅是第二個千禧年的最後一年,也是第三個千禧年的第一年。然而,這並不足以讓其躋身傳奇之列。在不為葡萄果實成熟表象迷惑的條件下,眾多產區成功釀出陳年實力雄厚的美酒,尤其在波爾多、安茹(Anjou)、侏羅(Jura)、薩瓦(Savoie)、隆河谷地或夏布利等地。不過,這也是個擁有鮮明反差的年份。儘管有些媒體大力吹捧,但只靠數字光環其實不足。該年份的成功與否也取決於風土,如勃艮第;又或者需考耕作得宜,特別是對收成量有所限制與管控。

1982年拉菲為什麼這麼貴——值得銘記的經典年份

2001:錯失三個0之不幸

若說2000年享有先入為主的有利條件,尾隨其後的年份就沒那麼幸運了。2001曾被視為多災多難的一年,除了少數例外,果實普遍晚熟,該年還有個慘不忍睹的夏季,因為收成狀況平庸很快就會被大家拋諸腦後。然而,幾月的好天氣加上十月貨真價實的秋老虎,讓最終的結果變得有趣,尤其是隆河谷地與地中海地區。至於勃艮第與波爾多的水準則略微參差不齊,但仍舊產出不少非常成功的佳釀,當中不乏陳年實力頗佳的美酒,且酒質大多優於其後的幾個年份。

2002年:潛藏小驚喜的黯淡年份

正如2001、2002一開始並不被看好。但與前一個年份不同的是,即使時光荏苒,也無法平反該年份最初的預言。狂風暴雨加上過多的雨量,先天條件不良,幾乎每一個產區都暗淡無光,包含波爾多、隆格多克與香檳等地。雖然如此,仍有產區全身而退,特別是阿爾薩斯和勃艮第,後者在Cote de Nuits 表現出色,此年份紅酒的適飲期正是自即日起到2030年。

2003年:酷熱之年

整個夏季由於高壓籠罩西歐所帶來的酷暑,對許多長者或身體較弱的人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缺水的葡萄藤也是受害者之一。最終的結果就是個非典型且概括來說令人失望的年份。

2004:迴歸正常

與2003截然不同的2004是個經典卻晚熟的年份。葡萄農和釀酒師在限制產量、促使果實達到良好的熟度,以及避免過度萃取上,都扮演者關鍵的角色。若是釀造得宜,適合年輕即飲的酒款會因均衡的酒質和豐富的香氣,而顯得引人入勝。

2005:出乎意料

炎熱且陽光普照的一年,且夏季日夜差鮮明,2005的整個生長氣候特別溫和。雖然也曾有乾旱的憂慮,但因威脅出現得夠早,讓葡萄藤慢慢適應。地中海地區的葡萄就算稍微為缺水所苦,但整體而言收成品質仍是上佳。更少見的是,2005在勃艮第和波爾多兩大產區都是好年份,兩地均產出陳年實力雄厚的美酒,儘管一開始略顯封閉。隆河谷地和羅亞爾河谷也都釀出了好酒。阿爾薩斯和香檳則比較參差不齊,但仍有酒莊表現出眾。

1982年拉菲為什麼這麼貴——值得銘記的經典年份

2006年:天候變幻莫測

生長季緩慢地開啟,溫和的天氣令葡萄藤如趕進度般加速成長,然而,八月壞天氣降臨,九月的天氣也極不穩定,雖然對部分產區較有利,如勃艮第或南法,結果仍然是憂喜參半,產量參差不齊;僅偶有靚麗表現,尤其是北隆河。

2007:被詛咒的數字

若說1937表現卓越,1947也相當出色,其餘帶7的年份卻如船過水無痕,未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2007年的生長季雖因暖冬與宛如夏天的春季,有了好的開始,但六月落雨不斷,令盛夏冷涼如秋。儘管九月的好天氣挽救了整個收成,釀出的酒質也僅是尚佳,除了在年輕時美味易飲,無其它出色之處。

2008:生長季未獲救的年份

經歷了四月從羅亞爾河谷到西南產區無一倖免的霜害之後,法國所產區皆面臨了災難性八月,導致該年份晚熟。生長季末的穩定天候則在最後一刻上演了完美救援。紅酒討喜易飲、果香充沛且美味,白酒則有不少地區從困境全身而退,尤其是夏布利。

2009:陽光年份的陷阱

儘管遭逢降雨和強風,開花狀況仍舊良好。七月和八月氣溫高卻不酷熱,九月和十月陽光普照,加上夜晚又涼爽,萬事具備,豔陽將葡萄農的分內之事一肩攬下,眼看得天獨厚的好年份就要誕生。然而,所有的輕鬆愜意卻如表象。葡萄農仍需注意採收時機,若遲一些則將有損香氣複雜度。波爾多、勃艮第、羅亞爾河谷、侏羅、薩瓦和隆河谷地等,幾乎可以說每個產區在2009都產出了偉大的佳釀。無論紅酒、乾白酒或超甜型白酒,無一不是架構良好且經得起常年陳放,部分直到今日還未進入巔峰期。不過,挑酒時需謹慎,仍有可能碰上結果失衡的酒款。

1982年拉菲為什麼這麼貴——值得銘記的經典年份

2010:天候失序也無損的漂亮年份

尾隨頂著卓越光環的2009之後,2010的建功立業之路註定不輕鬆;再加上五月到八月期間,天氣是好是壞;所幸八月底,有時是到九月下旬,甚至是十二月初時好天氣迴歸,讓好年份晝暖夜涼的溫差魔法再度奏效,果實在採摘時也因此都達到了完美的熟度。法國各地普遍釀出了架構均衡的美酒,波爾多名莊和頂級勃艮第紅酒適飲期均大約是2018至2020年之間,超甜型白酒亦然。話雖如此,阿爾薩斯和香檳卻烏雲罩頂,尤其是香檳在這一年幾乎沒有產出任何年份酒款。

1982年拉菲為什麼這麼貴——值得銘記的經典年份

2011:常規而棘手的年份

溫和的暖春讓葡萄藤的生長進度超前,繼之非常冷涼的夏季卻使得果實的成熟速度放慢。這樣高反差的天候為各產區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品質參差不齊。緊接在兩個超凡年份之後的2011,只能飽受各方大肆批判抨擊,該年份的酒質較之2009和2010的確是濃郁及飽滿度不足,但可喜的均衡度能突顯酒香,扳回一成。

2012:非典型或反覆無常?

繼災難性多雨春季之後,迎來了同樣愁雲慘霧的初夏,以至於到了七月中旬,部分葡萄農還在擔心該年份是否還有任何收成可言;加上粉孢病和黴菌,幾乎集各式威脅到收成質與量的因素於一身。辛虧陽光和高溫在九月迴歸,造就這樣典型的年份;當中有漂亮的乾白酒,紅酒從不錯到非常成功不等,超甜型白酒則相當稀少,品質也不穩定。某些名莊如Yquem和Rieussec甚至決定不生產任何2012年份酒款,但這並不代表該年份全然無實可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