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之鄉的神奇說唱藝術,記憶著正在消逝的綺麗文化

祁東被稱為湖南唯一的中國曲藝之鄉,在當地無論紅白喜事,還是開業慶典,都要邀請漁鼓藝人演唱幾天,好好熱鬧一番。這種喜聞樂見的演唱方式,受到民間廣大群眾的喜歡。

曲藝之鄉的神奇說唱藝術,記憶著正在消逝的綺麗文化

祁東漁鼓是湖南衡陽的傳統民間曲藝。採用長二尺四寸,圓周九寸大的無節竹筒,蒙上豬皮膜做成的“漁鼓筒”為主要演奏樂器,配合說唱的一種表演形式。衡陽漁鼓不僅地方特色鮮明,而且唱詞結構嚴謹,文字通俗,語言活潑,人物形象生動。同時加入月琴、雲板伴奏,音樂唱腔純樸、優美,與地方語言音調緊密結合,行腔圓潤,素為衡陽民間群眾所喜聞樂見。

曲藝之鄉的神奇說唱藝術,記憶著正在消逝的綺麗文化

祁東漁鼓流傳在本省衡陽、邵陽、永州等數十個縣市區,影 響 波 及 廣 東 、 廣西 、 江 西 、 山 東 等省。祁東漁鼓基本唱腔分為起腔、正腔、尾腔三部分,正文部分故事情節強,說唱並 重 ; 音 樂 優 美 動聽 ,地方色彩濃烈。祁東漁鼓曲目豐富,經過整理的傳統曲目有《岳家將》、《楊家將》、《薛仁貴徵西》等400多部,新創曲目《鬧新房》、《白毛女》、《婦女翻身》、《毛主席過黃河》、《陶鑄路過磕浪灘》等300多部。至今從業藝人有400多人,演出隊伍60多支。

曲藝之鄉的神奇說唱藝術,記憶著正在消逝的綺麗文化

2008年,祁東漁鼓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祁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保護主體。

隨著時間的流逝,祁東漁鼓的傳承正在經受著考驗,我們不禁思考,有多少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與祁東漁鼓同樣的傳承問題?韶山非遺博覽園是湖南省集中展示非物質文化也遺產的場所,那裡匯聚了十四州市的非遺項目,作為非遺傳承基地,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直觀且深入的瞭解非遺,真正的將非遺精神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