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陝西快板題材內容從五六十年代到現在都有哪些變化

陝西快板題材內容從五六十年代到現在都有哪些變化

陝西快板題材內容從五六十年代到現在都有哪些變化

陝西快板是陝西省的漢族說唱藝術,屬於伴以竹板或鼓點等有節奏的語言表達曲藝的形式。民間俗稱“諞於板”、“練子嘴”。有些地方,還叫“快板詩”、“快板書”,表演方式是按節奏打板表奏,但中間可以加“解說”或散文體“道白”。

快板多為七字句,五字句較少。七字句都得押韻,一二旬入轍押韻,其中二、四、六、八句等雙句均要合韻,但三、五、七等句,可以協韻。有時,四個整句押韻,從第五句起可以另押韻。快板押韻之風俗,源於古代漢族詩體和戲文,聽起來合轍合韻,自然優美,詞句語言獨特,在最後一字的拖音上,不翹口,字正腔圓,入耳中聽。

如謝茂恭的《國民黨抓壯丁》中:“國民黨,太橫行,軍麥、大糧、帶壯丁,保警隊,特務兵,查戶口,抓煙燈,事如牛毛說不清。”但有些快板也有十字句格式的,十字句既可用作農村的“勸善詞”,又可說快板,在打竹板節奏上,形成“三三四”字句相連, “三三四” 句式要以詞嵌入,不能割斷句式。

陝西快板的題材廣泛,表演形式敲板說表,群眾喜聞樂見,民間快板藝人村村皆有。從民國至今,被各地選送參加省、地區表演快板,或以自編自演由一地說到各地以至全國者,有名的如臨潼縣農民快板詩人王老九,一生自編自說快板詩一百餘篇,出版有《王老九詩選》,發行至國內外;三原縣的謝茂恭,自編自說幾十年,建國初曾赴朝鮮為中朝戰士演出;大荔縣的孫伯潤、西安市的劉文龍、高陵縣的俱志義、張誠等人,都有名作在報刊上發表,未發表的都流傳於民間。王老九、謝茂恭是快板藝人中有代表性的名人。

如謝茂恭的《咱陝西窮百姓的一段災難》中:

有民國十八年春雨短欠,人無糧馬無草麥根旱乾,老一軍公糧重日有千萬,出不起哭爹孃也是枉然。……

男子漢賣婆娘二斤米麵,恩愛的好夫妻不能團圓,莊稼漢把農器各樣賣遍,把婦女用汽車載出潼關。

又如眉縣竇天順蒐集的《荒年歌》也是十字句,其中如:這劫中病死人無法計算,各村有絕門戶斷了根源,

把野草和樹皮油渣當飯,又有那人吃人太得慘然。

代表人物有王老九、謝茂恭等。

陝西快板——情

說個情,道個情,與生俱來是親情,

打不爛,割不斷,血濃與水處處現。

父母養育情如山,兒報父母太簡單。

這種感情不用講,立身天地自會想。

兄妹情,意深長 ,年少力弱一個娘,

成家後,有分別,各奔前程互相協。

時之移,情不潔,論多談少有不諧,

莫怪兄妹不出力,世事磨人沒脾氣。

夫妻情,很重要,相互支持有需要,

同甘同苦同床睡,同心同德同發奮。

孕育教養後來人,相伴終生情不盡。

朋友情,很難說,互相支持本不錯,

要見真情比較難,仗義疏財是閒談,

相識相交遍天下,兩肋插刀能幾人。

初戀情,最純潔,青春衝動心無邪,

不為門第和富貴,兩性吸引偷相會,

其實內容很潦草,大多化作雲煙嫋。

隨著年齡的增大,多次戀情不可怕。

新婚蜜月講激情,每天晚上要動情,

一旦遇上婚外情,處理方式各不同,

小則神情變了樣,大則生活起風浪,

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感情被汙染,

處處留情成禍害,由量到質將己害。

嚐盡人間離別情,後悔不該太多情。

部隊培養戰友情,異地相逢鄉黨情,

一個單位同事情,兩個男女漸生情,

三番四次來調情,五更半夜發騷情,

偷情偷得好心情,看得大家難為情。

各種變故造傷情,由愛生怨成薄情。

事不成,託人情,厚著臉皮套交情,

千辛萬苦去求情,關鍵問題在豪情。

部隊動向是軍情,想法設法查敵情。

陰冷孤僻是病情,釋放暗箭非人情。

日常細心查世情,免得生活鬧災情。

其他情,不用說,公平買賣已不錯。

處世談情不容易,商品大潮又衝擊,

情字一字說不盡,立身天地君體會。

情字猶如一朵花,隨踏隨折忽悠他,

欲聞花香時已遲,方悔自己當初傻。

情字猶如一朵花,日常用心澆灌他。

待得山花爛漫時,沁入心脾笑哈哈。

可以看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現在人們都愛聽和諧的聲音,歌唱美好的生活的快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