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紀錄片《收租院》嗎?沒忘了那句:劉文彩,這都是好穀子啊!

記得紀錄片《收租院》嗎?沒忘了那句:劉文彩,這都是好穀子啊!

照片來自網絡

1970年剛入學的時候,學校便組織我們進行“憶苦思甜”活動,報告會是在學校附近油脂化工廠的俱樂部裡舉行的,同學們排坐在長條板凳上,臺上主持會議的是學校的領導趙師傅。那個時候是“工人階級佔領上層建築”,趙來自於工廠,擔任學校的黨支部書記,老師們都稱他趙師傅。坐在趙師傅旁邊的是本校的一位女教師,由她給我們做憶苦思甜報告。她家在學校旁邊住,她的丈夫與兩個孩子我們都認識。

記得紀錄片《收租院》嗎?沒忘了那句:劉文彩,這都是好穀子啊!

說起舊社會的苦,這位女教師動情之處聲淚俱下,泣不成聲。她說舊社會她家裡很窮,吃不上穿不上,眼睛病瞎了也無錢醫治,她的一隻眼就是在舊社會時瞎掉的。她說,舊社會她沒吃過肉,是家人在街上撿了只死貓才算吃了一次肉。高潮之處,我們也跟著揮舞起小拳頭高呼口號:“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

記得紀錄片《收租院》嗎?沒忘了那句:劉文彩,這都是好穀子啊!

之後,學校又組織我們觀看大型紀錄片《收租院》。《收租院》是數組泥塑組成的展覽,講的是舊社會四川的一個大惡霸地主劉文彩殘酷剝削壓榨貧苦農民的故事。影片開頭是女佃戶冷月英訴苦的畫面,接著便是一尊尊泥塑,多是農民受苦受難的形象,包括有餓死的孩子、農民勞動、交租等,其中有一尊農民一雙粗壯的大手,捧著滿滿的穀子,解說配音是:“劉文彩,劉文彩,這都是好穀子啊!”

記得紀錄片《收租院》嗎?沒忘了那句:劉文彩,這都是好穀子啊!

那時候,也不知劉文彩長得什麼樣,只知道他是個殘酷剝削欺壓勞動人民的惡魔,是舊社會地主階級的典型代表。後來我們語文課本中也有《收租院》的內容。

記得紀錄片《收租院》嗎?沒忘了那句:劉文彩,這都是好穀子啊!

那時,我們這些“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少年兒童對發生在舊社會的事情還不太懂,但幼小的心靈是純潔質樸的。我們的學習目的是“為革命而學”,目標是“長大要當工農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