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成贤学院毕业季:从高中到大学,我爱你7年了

给爱人的告白:

长跑七载,我爱你如初

东大成贤学院毕业季:从高中到大学,我爱你7年了

东大成贤学院毕业季:从高中到大学,我爱你7年了

“记得那时她很淘气,被班级一众男生‘追打’,每当她逃不掉时,我就会将小小的她护在身后,组成‘人肉墙’抵挡同学们的拳头。”那时葛叶亮正在六合程桥高级中学念书,他不动声色描绘的场景里的她是他彼时的女友徐娟,而此时的徐娟正嗤笑在葛叶亮的右手边。他们初识于高中二年级,今年4月3日,两人在六合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当年不被看好的一对小情侣从校服即将走向婚纱,引来无数人羡慕的目光。

但是这段爱情,并不容易,除了高中那两年他们同在一间教室学习和生活,后来一直聚少离多。高考的失利让葛叶亮当时选择了再来一年,徐娟也为了与他同步,一起到泰州复读。第一学期,两人不在一所学校,葛叶亮想着能够像高二那样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徐娟,第二学期就帮她转到了自己的学校。想起这段经历,徐娟几度委屈落泪,要不是因为有他在,那段日子其实真的很难熬。

可是往往最灰暗的日子日后回想起来才最美好,一起经历了不如意的“高四”,葛叶亮在心底里认定了徐娟,“那是要一起走一辈子的人。”葛叶亮低头看身边的女孩儿,不经意间流露出幸福的向往。徐娟也袒露:“正是因为在最单纯的时候敢于去克服身边的种种阻力,现在才不会觉得遗憾,还记得前段时间那部热播剧,《后来的我们》,我在观看过程中常常感同身受,那就是我们的青春啊。”

两年前,徐娟已经在南京市鼓楼医院护士岗位实习,今年夏天,葛叶亮也要正式向学生时代挥手再见了,考虑到两个人的未来,尤其是徐娟上下班的安全问题,葛叶亮一家在鼓楼医院附近为他们添置了新房,高中时代反对“早恋”的家长如今已然将两个孩子视为己出。

领证那天,葛叶亮并没表示什么,一如平常地,小两口就近找了家餐馆,点了徐娟爱吃的小菜,算是简单的庆祝,因为葛叶亮还要马不停蹄地赶往浙江,那是他在大四下学期争取到的实习岗位所在地,未来漫长的异地恋依然会继续。徐娟心中委屈,也怪过他不懂浪漫,却仍然选择留在这个靠谱的小伙子身边,即使时间再漫长,男孩再粗心,葛叶亮对徐娟的爱始终如初,希望未来如他所愿,给她一个更美满的家。

东大成贤学院毕业季:从高中到大学,我爱你7年了

给自己的告白:

心安脚稳,不惧竞千帆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成长。

胡佳木是个成熟又重感情的95后、带有一丝学者考究气质的工科男。离校之际,他忙忙碌碌,除了前阵子忙于公考,最近他又刚结束毕业答辩,剩下不多的在校时间,他不断穿梭于几间教师办公室,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数位,一是他的辅导员赵毅,一是校团委的老师潘明烽、彭俊与冯杭州。在校不到四年,除了与自己的相处,胡佳木很在意向长者讨教生活哲理,以上四位老师见证了他从大一到大四的进步,也对他寄予了厚望,是他成长路上的陪伴者与指引者。

从大一到大四,胡佳木的进步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厚积薄发。公考是他的一次抉择,是他从这几年学生干部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方向,当时他所报考的岗位有134人同时竞争,第一轮笔试录取3名,再从3名面试者中最终录取1名。面对激烈竞争,他认真备考,第一轮正好排名第3进面。面试时发生了一件小事让他获益匪浅,当时他是三名面试者中排名最末的一名,却不幸抽中第一个进面试间,虽然紧张有余,但他克服心理障碍,从容应对,最终获得77分,这在公考面试中属于高分,他本已胸有成竹,但后来遇到了另一位排名在他之前的应试者,对方告诉他自己得了76分,这无疑给了他当头一棒,结合两次成绩的话,他几乎没有被录取的可能,于是,他“抱憾”回到学校,重新审视自己,思考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没成想,四天之后他却接到了录取通知,这一落一起的心境及时遏止了他重演“范进中举”的桥段,他坦言,在这次公考中收获的绝不只是成绩,更是一种心境的历练。

除了点滴努力,胡佳木很感激自己高质量的学习与有意义的兴趣爱好,练字、读书、跑步,这些90后一般不太乐于参与的事情,他却十分钟情。尤其是跑步,他曾一个人从学校跑至桥南然后折返,来回14公里,不为着别的,只因为他从中体会到的绝无仅有的酣畅。“跑起来会让人有动力,落地的时候脚步扎实,没有什么比这种扎实更让人心安。”他说。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你心安脚稳,不惧竞千帆。

给母校的告白:

历经荣耀,归来仍少年

徐琳琳是个家住上海的常州人,在江北上学,却不失江南女孩子的秀丽。今年9月,她就要到澳门念书了,她憧憬澳门的风情,那是一个中西交融、特别多元的城市,但是,她爱成贤。

“今年年后,刚到学校时我就在想,也不知道还能坐这班地铁坐几回了。”她略带惆怅地低语。南京地铁3号线是他们大一升大二时才建成的,她还能记得之前挤公交的日子,他们这届学生见证了成贤最大的发展变化。大一暑假那年,她开始参加学校的招生活动,当时学校展板上的地址分明写着“东大路6号”,后来不久,地址就变了,变成了“3号线地铁东大成贤站”,她觉得非常非常欣慰。

“能上研究生我是十分感激学校的,如果不是学校的合作项目,可能我没有那么顺利,如果想上澳门科技大学,我得去珠海参加考试,再到澳门面试,会麻烦许多。”她把一切成功的原因都“推”给学校,殊不知,是自己的拼搏换来了最后的甘甜。

当时学校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保荐名额,为什么老师会推荐她?首先,大学四年,她用了大部分其他学生玩的时间做功课,完成自己的作品;除了上学,她也在新街口英孚上课,努力学习英语,这为她最终可以去澳门做足了铺垫。

她常待在建筑动画工作室,这是她们很多作品的出处。前段时间他们小组为了做好毕业设计,经常熬夜,甚至通宵达旦,指导老师许佳佳也陪着他们,其他组经常有人说:我们在工作室的时候你们在,我们不在的时候你们还在。其实有时候她也会厌烦,不想反复修改,但她铭记指导老师的话,“我们小组实力很强,那就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最后当作品出来时,那种喜悦是难以名状的。

她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总能记得在校时收获的关怀,她记得学校综合办主任邵叶鑫在大家面试时守着他们的情形,这让她底气十足,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也记得大一刚任班长手足无措时,辅导员李敬像大哥哥一样对她说“如果有人不服从班委管理,你就说是辅导员安排的,有什么事情我来担着。”这让她倍感温暖。

“虽说我会去澳门,但现在交通方便,我跟朋友们也约好了,以后要经常聚一聚,回学校看一看,毕竟这是自己待过四年的地方。”心中有爱的姑娘,愿你前路光明,回头净是美景,东大成贤,等你归来。

以上图、视频均来源于受访者,感谢以上同学接受本报的采访,祝你们一切顺利,生活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