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正義小官,對著權臣大罵,朝堂上看大臣不爽,上去就是揍

1449年,瓦剌部發兵侵犯大明,宦官王振忽悠英宗皇上親自征討,結果在土木堡招致全軍覆沒,英宗被擒。大明朝的天塌了,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北京城危在旦夕。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群臣到午門向郕王朱祁鈺討要說法,王振的死黨錦衣衛指揮馬順因呵斥眾臣,被一個言官王竑當眾打死。

這個正義小官,對著權臣大罵,朝堂上看大臣不爽,上去就是揍

這位王竑,官職不高,但是脾氣很大,為人特別正義。他對王振把持朝政早就不滿,一次王振慫恿皇上親征,他更是氣不過,追著王振屁股就是一噸大罵。後來見王振黨羽竟然在朝臣面前作威作福,他一時激於義憤,上去就開打。他一口咬住馬順的脖子,生生撕下一塊肉來。群臣受夠了王振的窩囊氣,大家一哄而起,對馬順進行群毆,結果把這個小人活活打死。這事立馬轟動朝野,王竑一下子出了大名。

郕王親眼目睹王竑打人的過程,也看出了人心所向,他於是以監國身份,擔當起保衛京師,保衛大明的重任。一場血案點醒了朝廷,激發起朝廷上下抗擊瓦剌的鬥志。

這個正義小官,對著權臣大罵,朝堂上看大臣不爽,上去就是揍

這位王竑,少年時代就有奇志,他讀書的時候,讀到秦檜行奸賣國的情節,怒不可遏,一下子就打碎了課桌。在恩師周璠的教導下,他文武雙全,一身正氣。所以當眾打死馬順,並非一時意氣。

王竑雖然打的是小人,但是畢竟沒有得到監國的允許,也沒有向監國請示,屬於違法行為,事後他也勇於承擔責任,向郕王請死。郕王念他一腔忠義,不僅沒有治他的罪,反而對他越級提拔,升他做了僉都御史。

王竑果然不負郕王的厚望,上任之處,就把瓦剌派到京郊地區的密探一網打盡。他被安排負責北門防務,他一邊整頓各級軍官,把無能之輩全部罷黜,一邊加緊練兵,把自己的隊伍打造成了一支鐵軍。

這個正義小官,對著權臣大罵,朝堂上看大臣不爽,上去就是揍

瓦剌的鐵騎來犯京師,王竑負責的北門固若金湯,他的隊伍成了最能打的部隊。以至於他的部隊成了京師的救火隊,那裡出現危機,他就帶兵往哪裡去救急。土城(土木之變)一戰,打得最慘烈,守城的將士漸漸不支,連老百姓都走上城牆用磚頭石塊跟敵人作戰。王竑帶隊趕到,一陣衝殺,把瓦剌的鐵騎打得大敗,這次戰鬥的勝利,成為京師保衛戰的關鍵,北京從此轉危為安。

戰爭結束之後,代宗讓他總督漕運,他上任之後,整頓整個漕運系統,保證了京師的供應。英宗復辟之後,王竑被革職。但是明朝危機重重,英宗不得不重新啟用王竑,讓他負責參贊軍務,他在紅崖子莊打敗韃靼,使其再也不敢窺視明朝的大好河山。

這個正義小官,對著權臣大罵,朝堂上看大臣不爽,上去就是揍

邊關安定下來,英宗又讓王竑總督漕運。一聽到王竑要來做官,百姓像看西洋景一樣前來圍觀。王竑到任,首先進行整頓,消除弊政,三下兩下就讓積重難返的漕運滿血復活。

王竑幫助英宗渡過難關,又輔助憲宗創造“成化中興”,他自己也做到了兵部尚書。但是王竑卻急流勇退,向皇上提出回鄉養老。滿朝文武真誠挽留,但是王竑去意已決,回到家鄉當了二十年的平頭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