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是当代西门薄意的领军人物。

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一方面坚持从传统书画中“取法”,将绘画的造型元素、书法的笔势变化,融入到薄意创作中,以笔墨内涵滋养刀石灵韵;

另一方面,在秉承先贤技法的同时,他亦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其作品无论是宏阔之制,还是雅致小品,都能做到构图精美、布白得当、格调清新,传达出高远之境界、精绝之技巧、深邃之内涵,并呈现出自领风标、独树一帜的艺术面目,在海内外久享盛誉。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 荔枝洞石 薄意套章

福建东南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笔精墨妙寓刀石

薄意是一种门槛很高的艺术形式,它与绘画的笔墨程式相通,讲求“用刀如运笔”,因而它对雕刻者书画诗文的造诣要求是相当高的。

林文举年少初涉薄意时,就十分注重临摹、研习传统书画,对魏晋、两宋间的书画艺术广取博览、触类旁通,深得中国传统艺术之脉络精髓。林文举的薄意成就,可以说正是得自于他数十年积淀的深厚学养,更与其在笔墨上所下的功夫密不可分。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 荔枝洞石 落日故人情薄意方章

福建东南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前人创作薄意时多注重“画境”的引入,对书法却少有引进,而林文举却采用“书法”、“画法”、“雕刻”三者兼之的方法进行创新。

在用刀上,他汲取书法“骨法用笔”的精髓,雕刻时以疾缓、提按、顿挫来体现“骨力”,也从魏碑《龙门十二品》的书法刻勒中探索刀法韵味,他的创新性实践获得了印石界的高度评价,著名书画、篆刻家韩天衡赞誉其作品“长题短跋,正草隶篆,或朱或白,老到精熟,与画面相映辉,乃至发挥出随心所欲的补白效能,得心应手,前无古人,领一路之先。”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作田黄石《岁寒三友》薄意随形章

福建东南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作田黄石弥勒达摩人物薄意扁章

福建东南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骨秀神远融诗情

诗文书画中有“骨”的概念,诗文有风骨,书画有隽骨,顾恺之《论画》时说,“有奇骨而兼美好”、“重迭弥纶有骨法”,其所说的“骨”既指线条的力度感,也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气度和风神。在论及文举之薄意时,也常常见到有人用“骨秀”二字来形容其作品,那么,这种骨秀是怎么来的呢?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作 田黄石渔樵耕读薄意随形摆件

福建东南201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其一,在于“线条”轮廓的勾画。

线条软弱无力、板滞不畅,则会有给人绵柔无骨之感,而我们注意到,林文举在薄意雕刻中多以刀笔作勒边,线条爽利瘦劲,挺健流畅,且以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层次,柔中带刚,刚中蕴柔,既有“吴带当风”的飘逸潇洒,亦有“春蚕吐丝”的圆润古逸,呈现“骨丰肉润,入妙通灵”的美感。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 四股四高山石 渔歌归晚照薄意方章

福建东南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 芙蓉石 人物薄意方章

福建东南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其二,在于“精神气质”的流露。

文举薄意所涉及的花鸟、山水、人物题材,有取自历史典故的,亦有从诗文之境中化用而来的。最妙的是,他能根据自己精准的想象和把握,将文学化的意境转化为视觉化的意境,花卉之艳美,竹石之秀逸,人物之形神,皆与斑斓石色相映成辉,格高清雅,不落于俗,展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绝妙意趣。

“骨秀”在内,“神采”于外,自然不同凡响。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 善伯洞石 薄意方章

福建东南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 田黃石 春意薄意摆件

福建东南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缘物变法各不同

薄意最为注重“情与景汇,意与象通”,雕刻者刻写胸中之丘壑,妙传万物之灵韵,以引起观者的审美共鸣和情感融通。林文举擅于“因材施艺”,在作品中,他根据石种的各自特性,以及刻画的题材对象,变化着不同的创作手法,技法谙熟而新意迭出。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 田黃石 双清薄意摆件

福建东南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作乌鸦皮田黄石《风雪夜归人》薄意章

福建东南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薄意中有“工笔”与“写意”之分,文举之薄意,不偏向于一隅,兼得工笔与写意之妙。因而其作,既工稳缜密,注重细节的写实;亦不受事物形貌的拘束,追求写意的灵动抒发,形神兼得而不失自然意趣。这种“精妙而不刻板,抒情而不荒率”的技法表现,塑造出“文举薄意”独一无二的风格面貌。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 荔枝洞石 年年有余薄意方章

福建东南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 荔枝洞石 醉酒薄意方章

福建东南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取俏”亦是薄意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林文举的多数作品都是“俏色”运用的典范。

俏色有大小之分,但一般都会予以保留,小者刻写花卉、蜂蝶等精微物象,大者则要精心分色,或将之用以烘托情境,或塑造特定景物、人物,达到突出物象的作用。如其所作《醉酒》一章,即以红色色泽,刻画钟馗酡颜醉酒之态,钟馗形象本就红袍加身,加之醉酒,面色亦红,整体甚为自然,巧色运用实是妙趣横生。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 荔枝洞石 薄意方章

福建东南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林文举 田黃石 商山四皓薄意摆件

福建东南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从林文举的创作历程来看,扎实的雕刻功力、纯熟的技法表现,是其确立自我风格和个性语言的前提;

而其本人丰富的学识修养,则令其创作具有了高雅之格调、高远之境界、深邃之内涵。

前人说“功夫在诗外”,若无漫长岁月的打磨沉淀,何以能成就这“精伦绝妙”的文举薄意?

林文举:笔墨寓刀石,骨秀融诗情

今日荐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

寿山石文化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