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時政熱點:抗癌藥是救命藥,不能再讓中間環節層層扒皮

同樣的一瓶賽可瑞,北京市藥品採購平臺最新調整的掛網價格是每瓶5.13萬元;輝瑞中國官網諮詢熱線報價是每瓶5.3萬元;網上一些藥店打出促銷價格每瓶3.75萬元,價格差距高達1.55萬元。輝瑞客服人員表示,輝瑞官方目前沒有在網上發佈藥價信息,並建議患者不要到網上去購買賽可瑞,“因為無法確定其信息真偽。”(7月29日《北京青年報》)

為何會出現價格的天壤之別?一些業內人士坦言:價格的構成是複雜的,不能簡單依據價格來鑑定藥品的真偽。價格低的抗癌藥未必就有質量問題,價格高的藥品,終端環節也未必就“多賺了錢”。這是因為“進藥渠道不同”導致的“最終價格不同”。

就像輝瑞的客服人員說的:我們的藥品是實行的“三級分銷”,藥品需要經過“三次分銷”才進入患者環節,這也就意味著自己的每瓶5.3萬元的價格才是最為合理的,這個5.3萬元的價格,才能保證“三級分銷”都有錢賺。而有的平臺價格低,是因為沒有按照“三級分銷”的規則進行,也可能是藥品不正規。這種解釋是有道理的。問題是,對於患者來說,他們到底該相信誰?是購買“價格最高”的,還是“購買價格最低”的?

患上了癌症,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如果“藥品進貨渠道不同”會導致“最終價格不同”,那麼對於患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悲催。

抗癌藥品是一種商品。但是抗癌藥品又不僅僅是一種商品,其還應該是一種社會服務,還應該是民生保障。這也就意味著抗癌藥必須承擔該承擔的責任。而“三級分銷”這種模式無形之中導致了價格走高。最為可怕的是“三級分銷”也還不是終點,有的還會有更多環節在抗癌藥品的銷售中獲得利益,有的一瓶抗癌藥到了患者的手中,已經倒騰了“N遍”,層層獲得利益,讓抗癌藥品虛高不下。大家都要賺錢,也就是大家“都要從患者腰包掏錢”,這是何等無情?

我們需要建立抗癌藥品的“藥品直供”,讓企業直接對接醫院或者藥房,避免因為流通環節層層加價導致藥價的虛高。國家正採取進口藥降關稅、招標採購環節擠水分、納入醫保目錄、推進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等多項措施,疊加拉低抗癌藥物價格,儘快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這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一定要堅持一個標準:抗癌藥是救命藥,不能再讓中間環節層層扒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