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课程不给力,会员练习不过瘾!是什么原因?

瑜伽课程不给力,会员练习不过瘾!是什么原因?

会员反映:老师的瑜伽课程不给力,上着不过瘾。

于是,瑜伽老师开始加体式强度和难度。

会员又反映:老师的瑜伽课程太累,上着太辛苦。

于是,瑜伽老师又减少体式难度和强度。

忽然有一天你发现,瑜伽课堂上,总缺乏一些东西,无法让彼此尽兴,究竟是什么呢?

给力的,过瘾的瑜伽课程不只是强度难度的问题,而是身体舒展和打开的方式。

瑜伽课程不给力,会员练习不过瘾!是什么原因?

瑜伽练习的乐趣在于身体探索的过程,而你却止步于探索和发现。

你之所以能对一件事感兴趣,是因为它能让你怀有好奇心,总能让你去探索和发现未尝试的边界。

所谓的“边界”是你自己想要经历和进一步深入了解的领域。

然而在课堂上,瑜伽老师很容易沉浸于自己的感觉中,按照个人的喜好安排瑜伽练习方法,而没有满足会员的好奇心。

这主要表现在:

一:只做自己熟悉的----自己觉得哪些体式练习地舒服,就会一直练习这些体式。不敢讲也不敢尝试新的练习方法和讲解方法。

二:瑜伽知识经验欠缺----发现会员练习某些体式有了困难,老师不会进一步指导和变通,或者不知如何进一步引导。

三:老师沟通能力弱----不知如何与会员进一步交流,以及害怕会员提出建议,或者表现出不满意。在瑜伽课程中,过于小心翼翼,无法放松自己,凝聚力比较差。

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都不想跳出自己的边界,总是混在自己认识的范围内,或者害怕尝试不同的引导方法。

比如,您本想带着会员练习拉伸性体式,开始还信心十足。可是发现课程中有一些会员表现出了疼痛和抗拒,做为瑜伽老师,你会怎样进一步引导呢?

有的老师会让会员放弃这个体式练习,结果会员自己会感觉信心受挫,不愿意继续练习。

有的老师会帮助会员继续忍耐和拉伸,结果会员会因为身体疼痛,抗拒和害怕这个体式。

有的老师甚至不理会会员的感受,沉浸在自己练习舒服的感觉里。

这些都不是有效沟通上课的方法,你做为瑜伽老师,还是要有专业职业素养的。

在这时,你应该柔和地鼓励会员,放松地感受自己的身体,带着呼吸,一步步展开身体,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身体出现的感觉和谐对话,随着身体的每一次移动,都清楚身体出现的每一次变化。这是探索的过程,带着好奇心,提示练习者时刻和身体在一起。做为老师,不要急于让会员出现练习结果,也不要以你的要求标准评判会员练习的效果。老师的修养会影响教学态度,进而影响整个课堂氛围和效果。

瑜伽课堂上,瑜伽老师不是体式的表演和展示者,你要根据会员的身体状态安排课程;但是也不能太顺从会员的想法,而丢失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没有放松的觉察,新鲜感是无法呈现和流动出来的。

一节轻松的瑜伽课:节奏感不松不紧,启动身体感觉。

每个体式之间的衔接,不会拖沓含糊,但也不会过于紧密,边界模糊不清。你要把每个体式表述地详尽但是不累赘,没有一句废话,无论哪句话都有用,而且语言饱满有力量。每一句话度服务于体式,每一个体式都服务于练习者本身,每一个身体都启动感知的能力,并且通过感知力,不停地探索极限,边界,潜能。平静不争,生出信心

力量。

一节尽兴的瑜伽课:强度适中,且每一次都带领大家在自己身体的极限探索,又能适可而止,让大家对自己的身体充满好奇心。

比如力量体式,你要很好地掌握好呼吸节奏和呼吸次数,第一次,保持到身体承受力的80%放松;第二次,保持到身体承受力的90%放松;第三次,试着鼓励和有热情地挑战一下,刚好超过100%放松。而且中间放松不要太久,太久,会懈怠;也不要太短,大家呼吸还没调好,会疲劳。整节课,瑜伽老师要察言观色,但是要把握整个课堂的气氛,而不要陷入某个人的情绪反应里纠结。

一节舒展的瑜伽课:连贯自然,体式流畅。

整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无论冥想,反体式,还是放松,伸展,休息术,任何一个练习步骤都不能缺少。每个体式都很关键,每一步练习不仅帮上一个体式放松,还能帮下一个体式铺垫。

比如做完了骆驼式,你要做叩首式(后弯接前弯,放松腰背);再接婴儿式放松(改善头部和颈部紧张,进而调息,铺垫下一步体式);再从婴儿式接灵动蛇式或者蛇击式(进一步练习腰背,并且从前弯转入脊柱后弯。)随着练习的一步步深入,即加强了体式的练习效果,也对身体进行了更全面的练习。

一节生动的瑜伽课: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身体的练习,再通过身体进行思考,又通过思考,觉醒内心!

别小看简单的体式,越简单越值得好好体验,进而发现身体的智慧。这样的智慧,包括呼吸的展开,心灵的觉醒,以及思考的角度。

比如山式站姿,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有用,每一块肌肉的调整,都有可能会影响骨骼关节的位置。再通过体验你习惯的站姿,发现身体的问题,继而调整身体的某些肌肉,恢复你的不良体态。再带着觉知心,感受每一个细节。

别以为经常练习的,都是没意思的体式,你没耐心发现简单体式的内容,就读不懂身体和瑜伽的基本关系。如果带着会员一步步通过身体探索和发现新的感觉呢?

一节有新鲜感的瑜伽课:口令化教学,强背口令是比较省事的教学方法,但是会在日后教学会碰壁走弯路。

学习是要下功夫的,一个体式你每天都练,而且每天都保持空杯心去练习,你会发现很多新的知识。这是真的!一个体式,你会有无数个讲解方法,让大家每次体会都不一样。有的人说,讲得词穷了,是因为你善于背词,背口令,机械化记忆造成的。这是最坑人的引导方法,这一招当时很省事,以后你就会走弯路。学生会被引入误区,认为口令是对的,是标准的。但是当面对面教学时,每个人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不同的时候,你的口令就太狭隘了。体式是讲解和分享出来的,在讲解背后,是反复体会和总结出来的,语言只是最后的呈现。

瑜伽课程不给力,会员练习不过瘾!是什么原因?

瑜伽老师的修养很关键!

作为一位瑜伽老师,不妨花点时间思考一下下面的几个问题:

一:你是否每节课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比如自己在很放松的状态中,获得新的启示和经验,当这种经验运用出来后,你心里是舒畅的,会员是喜悦的。

二:你出现的不同感觉是否仅限于你熟悉的领域?

比如你只能发现姿势的变体,或者只想学习更多的新姿势。然而在其他的方面,如引导功底,如放松和冥想层面没有过新的感觉和尝试。

三: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真正通过思考和学习解决的问题多吗?还是能躲就躲过去,视若无睹,不想突破。甚至还会找很多的借口,始终在你熟悉的学习领域内周转?

四:你看过的有关瑜伽书籍多是哪方面的内容?

五:自己每天有静坐和练习的习惯吗?练习的时候,是为了应付,还是真心实践呢?

修养很关键,没有自己磨砺的经过,如何亮剑,给别人力量?一天天混日子,遇到困哪又埋怨,不是踏实下来,认真潜心修学。当自己的这颗心被你修的圆润饱满,你就会玲珑通透。在修养中,你才会正逐渐沉淀,提升自己,并且给予别人有信念,有力量,有思想,有能量的课程。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