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車不借你,你特麼發朋友圈就有用?

文 | 慢姐

在朋友圈刷到前同事發的一條奇葩內容,一張聊天截圖,截圖上全顯示著她自己給對方發的話,句句指責,滿是憤怒。但顯然對方根本不想理她。

她是這麼說的:太不夠意思了吧?可以仗義一點不?人家沒有車才找你,咋那麼吝嗇呢?作為朋友不就是互相幫助的嗎?應該互相幫助才對!

我的車不借你,你特麼發朋友圈就有用?

從她發的話,我們可以看出來,她在說,我們不是朋友嘛,那作為朋友的我找你借車,你無論如何都應該把車借給我啊,你怎麼可以不借呢,你不借你就是不仗義。

你不懂朋友是要相互幫助的嗎?你忘了,那我來告訴你,朋友是要相互幫助的,所以你把車借給我。你不借我車,那我就把這個聊天記錄發出來,讓大家評評理,你居然不借我車,你不借我車,我就讓大家來罵你。

這就是赤裸裸的綁架行為,自己綁架你不成,就讓大家來幫自己綁架。

像這種行為真的是很常見,但常見並不代表就是正常,也不代表我們就要去姑息縱容。

這種常見行為的背後,都是做這種事的人,荒謬的邏輯。

在他們看來,我們是朋友,我們是親戚,你就應該無條件的幫助我。

你不幫助我,你就是十惡不赦,你就是要被大家指著鼻子罵的。

但他們忘了,人和人之間的互動,並不是那層所謂的關係說了算的,而是要靠彼此的心甘情願的。

我的車不借你,你特麼發朋友圈就有用?

我有一個表哥,其父母在世時非常寵愛他,但卻沒有給他樹立正常的價值觀。

後來其父母英年早逝,只剩了爺爺奶奶,他更是誇張了,做事隨心所欲,不服管束。

本身他就文憑不高,初中都沒有畢業,又沒有正確的引導,很自然地迷上了賭博。

他還曾炫耀自己一個晚上賺十幾萬,請兄弟們大吃大喝,很是威風。

但錢來的快,去的也很快。

沒錢了,他就到處找親戚借,借錢的藉口到是編的都合情合理。

毫無懸念,他最後借到了我爸媽頭上。

他的理由是最近想做生意了,沒有啟動資本,自己又早年失去雙親,甚是無助,只有我們這些親戚朋友能幫幫他了。

在社會上闖蕩多年,雖然一事無成,卻是能說會道。

我一度覺得他用這口才去某個生,都不至於到處求人。

無父無母,親朋好友都對他有一種天然地同情心,同時又在不知真相的情況下,便都把錢借給了他。

直到知道他因為聚眾賭博被抓進派出所裡,一眾親朋好友才知道上當了。

借給他的錢自然是要不回來了,只希望他再出來能好好做人。

對於沾染了這一惡習的人來說,你讓他改,是千難萬難。

我媽常跟他說:這次你要好好做人啊,不要再幹那些事了。

他嘴上答應了,但實際上只有過猶而沒有不及的。

甚至到後來,他因為販毒吸毒被抓到了戒毒所。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他這樣糟蹋自己的人生,到底是誰的錯。

說他可憐,他也確實是可憐,但是仗著自己可憐的身世,這麼欺騙大家,也是著實可恨。

甚至覺得自己可憐,社會也該包容他的錯,那真是大錯特錯了。

這幾年,他從裡面放出來了。逢年過節也會來我們這邊走動,見到人都笑臉盈盈的,甚至有一次帶著女朋友一起來吃飯。

我想,這回他是真的要學好了,都把女朋友帶過來了。

我很高興他能幡然醒悟。

那次,他見到我還主動跟我開玩笑。

我們聊著一些有的沒的,他還問起了我現在在做什麼工作,工作做的怎麼樣,我都很愉快地回答了他。

他的語氣很平和自信,好像自己從沒有犯過什麼錯。

聊天結束時他問我要了電話號碼,還加了微信。

我想著他雖然犯過錯,但好在知錯就改,再者畢竟是親戚。

卻沒想到,這只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始。

若干個月後,又從親戚口中得知,他又被派處所給抓了。

抓捕現場還異常驚險刺激,他拒絕被捕,甚至想用吞打火機來自殘,好在民警直接鎖喉,才把打火機拿下來。

聽到這樣的事,我有些失望,又有些意料之中。

果然很多事情不是零次,就是無數次。

我的車不借你,你特麼發朋友圈就有用?

再後來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又出來了。

說私心的,我這次不想他被放出來。

我希望進派出所能對他有點效果,可他一次比一次頑劣,被抓了之後不但沒有反省,反而變本加厲。

那麼既然這樣,我希望他一直呆在裡面,不要出來害人害己了。

他賭博,販毒,吸毒,吞打火機,我知道的就已經有這麼多了,那麼我不知道的呢?或許還有更多。

他對我們又會做出什麼事。

他開始在微信上騷擾我,說自己要買個車,拉活,問我借錢。

各種理由各種藉口聽多了,我沒有任何感覺,我想著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於是就沒有理他,他給我打電話,我也沒有接。

結果他用自己的電話打不通,用陌生號碼給我打。

我跟我爸說這表哥的行為,沒想到,他早就問候過我爸了,甚至軟的不行還來硬的。

他發短信給我爸說:

我爸媽死的早,我就只有你們這些親人了。現在我有困難,為什麼都不願意幫我。我借錢又不是不還。你至於電話也不接,短信也不回,這樣對我嗎?某某某(直呼我爸全名),你怎麼能這麼狠心對我,我以前也是有給某某(指的是我)壓歲錢的,每年都400,我也不小氣的,現在我有困難了,找你們借點錢怎麼就這麼難?

在我小的時候,他是有給過我幾年的壓歲錢,如果知道日後他是這樣的人,當初那錢,說什麼都不應該拿,真是跟他扯不清了。

對於這種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錯,卻頻頻用自己身世可憐,我是你親戚,來要挾你給錢的人,跟我朋友圈的那個朋友有的一拼。

而對於這種人,跟他說道理,是說不通的。

倘若他心裡真的把你當親人當朋友,他也不會從不顧及你的感受,他也不會頻頻用親戚朋友這個名頭來逼你就範。

更嚴重的是,他犯罪犯法也不怕,已經破罐子破摔了,我們無法預計他會做出什麼不利已也不利人的事。

他就像一個隱形的炸彈,你無法救他脫離苦海,他反而會拉你進入地獄。

我的車不借你,你特麼發朋友圈就有用?

其實也可以說,他真的是一個教育失敗的典型例子。

小時候被父母寵慣了,要什麼都有求必應的。

沒有了父母了以後,將這種心裡轉嫁到了周圍人身上,希望周圍人也能對他有求必應。

沒有滿足他的要求,他就開始罵罵咧咧。

就像小朋友沒有得到想要的糖果一樣,躺在地上撒潑打滾。

可是親戚朋友並不是你的父母啊,你也不再是小朋友了。

如果他就這麼一直不願意長大,他所做的一切到最後還都是會落到他自己頭上。

只怕會萬劫不復。

我的車不借你,你特麼發朋友圈就有用?

而說到作為周圍人的我們,我們不是他的父母,也不是裁奪是非的法官,我們在他身上浪費時間不但是無意的,而且可能會是有害的。

我們不能傷害別人,但我們有權保護自己。

我們每一人的時間,精力,財力都是有限的。

給不該給的人多一分,就是給該給的人少一分。

我們的道理講不通他,我們的錢也幫不了他,反而他會更加得寸進尺。

他不會念你的好,也不記得欠你的錢,只記得你好說話,也好借錢。於是一個不小心你就進入了一次又一次的“借錢幫助”的漩渦中。

就像文章開頭的那位奇葩的朋友圈同事,她有她的一套歪理,她從來不考慮被她要求的人的感受。

你這次不借給她車,她就把你放在朋友圈裡“通報批評”,發洩自己的情緒。

而你如果因此就借了,她不但不會對你千恩萬謝,她還會因為從此抓到你的軟肋了而洋洋得意,大加利用。

於是,下一次她再問你借東西就更是理所當然了。你不借,我就給你發朋友圈裡,看你還丟不丟得起這臉,看你還敢不敢不借。

這就是所謂的得寸進尺,一次的妥協就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一團糟。

所以正確的做法,就應該是像那位不借車的朋友一樣,不理會,不回覆,隨便你在朋友圈裡怎麼發,我堅持我的原則。

只要不姑息縱然他們,他們才會知道從你這裡得不到任何好處,他們才會罷休。

秉持我願意做的事,哪怕上刀山下火海我都願意,我不願意做的事,哪怕刀架在脖子上,我也只有一個字“不”。

而對於連法律都不放在眼裡的人,世上沒有什麼東西能讓他放在眼裡 ,所以最好永遠不要出現在他的眼裡,哪怕是所謂的親戚。

我們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遠離,遠離,再遠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