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春暖浦东,十里桃花。上海桃花节如期而至。

今年上海桃花节亮出“五朵桃花”——“乡野桃花”、“古镇桃花”、“舌尖桃花”、“购物桃花”和“云间桃花”,组织者希望把桃花节变成一场狂欢。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也许每个人都想邂逅一段桃花运,每一座都市都渴望有一处桃花源。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今天,书房君就和大家聊一聊上海人和桃花的缘分。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崔护和绛娘有没有牵手?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关于桃花运的来历,一种说话是源于算命术语。地支中的“子午卯酉”代表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方向,当“四象交会”桃花就会盛开,此时求姻缘最好,遇到“子午卯酉”就是“桃花运”。

书房君更愿意相信是出自《诗经》中的一首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描写了女子出嫁时的美好情景,女子的美貌和贤惠与“桃之夭夭”完全契合。后人赞美和祝福婚姻,常用“既和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唐朝诗人崔护有过一段千古流传的“桃花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清明时节的长安城南,诗人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一见钟情。可惜他没有及时表白,等到第二年故地重游,美人已不见踪影,只能空留惆怅。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但也有民间传说称,当崔护故地重游的时候,姑娘因相思之苦,病入膏肓,已经奄奄一息。崔护悲痛不已,泪流满面,一片真情唤醒了姑娘。这位姑娘叫绛娘,绛娘和诗人有情人终成眷属,并帮助诗人考中进士,当了好官。

按照算命的理论,桃花运发生在“子午卯酉”“四象交会”。其实用科学的理论也能解释。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桃花盛开的时候已经春暖花开,正是外出踏青的时节。古人有个习俗,农历的三月三这天,青年男女可以外出踏青约会,所以这一天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在大好的春日,暖风吹拂,桃花作伴,青年男女心潮荡漾,桃花运的概率自然大大提高。

如果你想在桃花节上来一段美丽的邂逅,那就要看缘分了。缘分真的来了,千万不要学崔护,春风就是催情酒,大胆表白吧!如果你已经心有所属,不如带上心爱的她(他),面对十里桃花,许下三生三世。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想不想在桃花源过夜?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代表了中国古人心目中的理想国,也是现代都市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一年一次的桃花节,上海人可以卸下厚厚的冬装,穿上轻便的跑鞋,逃离都市,走到郊野,深呼吸,让心情完全释放。

桃花源离我们有多远?

1991年,第一届南汇桃花节举办。那时候从市中心到南汇还是有点远的,去看桃花算得上是一次远足。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书房君也是在那个时候来上海读大学。记得曾经长途跋涉去南汇看桃花,虽然可以一天里来回,但大部分时间耗在路上,和桃花只是匆匆一晤。那时候春游去得最多的还是上海植物园,原因很简单,距离。

2009年,南汇并入浦东新区,南汇桃花节也在此之前改名为上海桃花节。但距离问题依然存在。

据统计,2017上海桃花节总共吸引游客37.26万人次。但这个数字不能和市内公园相比。比如顾村公园的樱花节,到今年才举办第八届,但人气之旺超乎想象,曾经一次单日游客数量就超过18万。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近年来,由于地铁16号线开通,从都市到“桃花源”的距离更加近了。同时,随着迪士尼乐园开张、临港新城建设、古镇和乡村旅游开发,桃花节可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大。

正因为如此,今年桃花节的组织者打出了“五朵桃花”组合拳,和市内公园的单纯赏花错位竞争,试图给游客更多的体验。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书房君最感兴趣的还是“乡野桃花”和“古镇桃花”。大团的民俗、新场的古镇,都盼望着你能留下来,在那里住上一晚,过一天隐居生活,体验一下什么叫“春宵一刻值千金”。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上海水蜜桃是谁培植出来的?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有评论说,上海桃花节已经和北京香山红叶节、河南洛阳牡丹节齐名。是否准确暂且不论,

但桃花节的确成了上海品牌,不仅是因为上海桃花节已经连续举办了28年,更重要的是,上海桃花规模盛大,上海水蜜桃有一段传奇的身世。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相传在1600年前后,明朝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的儿子徐龙兴从我国北方引来硬桃,在今天的老北门外培育水蜜桃。徐家祖居苏州,后迁至上海,徐光启就出生在黄浦区乔家路一带,少年时代在龙华寺读书。徐家一直以务农为业,徐光启祖父一度经商致富,但到了他父亲这辈家道中落,仍旧转回务农。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1621年,王象晋在《群芳谱》中称:“水蜜桃独上海有之,而顾尚宝西园所出尤佳”。顾尚宝西园就是顾家的露香园,位于今天黄浦区露香园路一带。这是水蜜桃最早的文献记载。此后,多种古籍和上海县志都认为水蜜桃出自露香园。

到了清初康熙年间,顾氏衰落,露香园逐渐荒废。乾隆后期,水蜜桃盛产区已转移到了老城西南的黄泥墙,兴盛了一百年左右。到了同治年间,水蜜桃盛产区又转移至龙华一带。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王韬在1875年出版的《瀛壖杂志》中赞誉:“沪中水蜜桃为天下冠。花色较淡,实亦不甚大,皮薄浆甘,入口即化,无一点酸味。最佳者每过一雷雨,辄有红晕。”

水蜜桃广受欢迎,国内外不少地方慕名前来引种。据《上海县志》记载:“光绪初年,浙江奉化从黄泥墙引种水蜜桃,自行繁殖推广,名为奉化玉露桃”;民国初期,“无锡引种奉化桃,名为红花水蜜桃”。可见,大名鼎鼎的无锡水蜜桃、奉化水蜜桃,都与上海水蜜桃一脉相承。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抗战期间,龙华的桃林大多被日军炮火所毁,上海水蜜桃在市面上突然销声匿迹。此时,无锡水蜜桃和奉化水蜜桃声誉鹊起。

解放后,上海市郊各县恢复和发展桃园,其中南汇县成为重点果区。南汇自1958年开始大面积种桃,至今已有5万多亩面积,分布于周浦、下沙、航头、新场、惠南、泥城、滨海、芦潮港等地;培育了20多个水蜜桃优良品种,除了玉露水蜜桃、陈圃蟠桃外,还有早熟的“早生”、“雨化露”和中熟的“白风”、“凤露”,以及晚熟的“白花”等。可以说,南汇桃树的种植之广、品种之多,非别处可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现在我们领略的是桃花的美艳,再过几个月,我们又能期待水蜜桃的实惠。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上海人最爱什么花?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上海人赏花的地方很多,可以赏的花也很多。

除了上海桃花节,还有人潮涌动的宝山顾村公园樱花节、金色花海的奉贤菜花节、海隅花香的海湾森林公园梅花节、紫色浪漫的崇明熏衣草节、风来飘香的桂林公园桂花节、万紫千红的金山田野百花节。

上海还有很多花展,如高雅绮丽的辰山植物园国际兰展,异域风情的浦东鲜花港郁金香花展,百万株各类草本花卉的上海植物园国际花展,百花争艳的共青森林公园都市森林百花展等,几乎每个季节都有花可赏。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上海人最爱什么花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大名鼎鼎的桃花没能成为上海的市花。

上海曾经两次命名市花,两次都是通过市民征集的方式,可以说代表了上海的民意。

很少有人知道,棉花曾经是上海的市花。1929年4月,新成立不到两年的上海特别市,在报刊上公开评选市花,棉花名列第一,当选上海市花。

评选过程很有意思。当时上海已是世界第五大都会,市政府想要选出一种市花与伦敦、纽约、柏林、巴黎等姐妹城市比美。1929年1月24日,市政府社会局初步确定市花的意向,提出莲花、月季、天竹三种花卉,送交市长择定。后来,市政府忽然决定不由市长裁定,而交由全市民众投票选举,并且可以扩大候选花卉的品种。投票后共收到有效选票17000多张,统计结果大大出于组织者的预料,棉花竟以4567票高居榜首,夺得市花的桂冠。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棉花

其实,棉花和上海的渊源自古就有,棉花曾经是上海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享有“松郡之布,衣被天下”的美誉。

1983年4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将月季、桃花、海棠、石榴、杜鹃、白玉兰等作为候选市花,在人民公园、中山公园、复兴公园、杨浦公园等11个公园设点,请市民投票评选。最后,市政府收得10万多张票,其中白玉兰票数最多,桃花居次。经专家评议,白玉兰被初定为市花。

如果说棉花代表了上海市民的朴素和实用,白玉兰则代表了魔都人的高雅和坚韧。

桃花节,魔都三月的“一夜情”

白玉兰

即使在春寒料峭的季节,白玉兰仍然倔强地秀美。魔都人就是这样,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要追求卓越,不管富足或者潦倒,都不忘记品位。

纵然百花斗艳,魔都人心中的最爱还是白玉兰。桃花节,只是魔都三月的“一夜情”,远足归来,魔都人继续认真地过日子。当然,不会是眼前的苟且,因为魔都人从不苟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