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 ● ●

《凭空而来》Aus dem Nichts (2017)

图/来自网络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故事简介:

卡佳(黛安•克鲁格饰)是一个幸福的妻子和母亲。不料一次爆炸事件夺走了土耳其裔丈夫和儿子的生命。爆炸事件很有可能是由两名德国“新纳粹分子”策划。悲痛欲绝的卡佳为讨回公道,却不断在制度、法律中碰壁。走投无路的她,开始了复仇的计划……

《凭空而来》是一部来自德国的政治正确的电影;正确到全世界的国家没有哪一个敢有反对意见。

它获得第75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电影也并非纯属虚构,它深层次地揭露德国现状社会的问题:

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

德国曾今以此为旗号,动员全国,打过二战,屠杀过犹太人,被称之为纳粹主义。

现在,一些德国人对外裔移民的德国人报以偏见,被称之为“新纳粹”主义。

导演试图告诉观众们,如今的德国,纳粹的威胁并未消除。

这部影片分为以下3幕。

序幕(第一幕)

女主角卡地亚(也有叫做卡佳)在生活中很满足,丈夫、孩子、闺蜜、大橡胶玩具,应有尽有。

然而,命运突然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她离开丈夫和儿子的商店,不久商店遭受恐怖分子的炸弹袭击。

卡地亚的丈夫和儿子因此丧生。

卡地亚在离开商品的时候,刚好目击了犯罪嫌疑人之一的艾达。

遭受如此打击的卡地亚无法承受,她用毒品麻痹,也曾在浴缸中割腕自杀。

律师朋友的一通电话,留给她活下去的勇气。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第二幕

警方拘留爆炸案嫌疑人艾达和安德烈,种种证据都指向被告这二人,

二人针对卡地亚的丈夫是土耳其裔,而采取种族偏见性质的恐怖袭击。

但是因为有被告辩护人的诡辩和虚假证人马里卡斯的出现,审判的结果出人意料。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卡地亚的律师朋友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被告安德烈和艾达的律师

当证人和警方指出:

在安德烈的车库里发现在爆炸现场相同成分的钉子、柴油和化肥等用以制作钉子炸弹的原材料;

而且在钉子、柴油桶、化肥包装、无人机、电筒的几乎所有指纹都属于安德烈和艾达,只有一处模糊不清的第三者指纹。

在这般铁证面前,被告律师开始了他的诡辩:

安德烈开的是柴油车,所以车库里有几桶柴油,

安德烈平时修理家居使用工具,钉子必不可少,

安德烈家里种植花草,化肥也是必不可少,

这些东西上都有安德利和艾达的指纹太正常不过了,车库有钉子、汽油和化肥不能说明安德烈用它们去制作炸弹。

原告律师指出第三者的指纹可能是售货员。

被告律师却声称:

第三者指纹,也可能是属于潜入安德烈车库偷窃这些材料制作炸弹的真正恐怖分子;

因为安德烈车库钥匙放在门外的石头下,理论上任何人能都可以找到。

接着被告律师开始凶狠的还击。

被告律师接着找到虚假的证人马卡里斯,给予安德烈和艾达不在场证明。

卡地亚一方很快给出回应: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在马卡里斯个人的社交网站上,曾今POST一张表明其新民粹主义政治立场的照片,照片点赞者中赫然在列安德烈和艾达二人。

被告律师继续他的进攻。

他之前得知卡地亚在爆炸案过后靠吸食毒品麻痹自己,于是有的放矢直击要害:

他要求卡地亚做毒品检测。

他给出一种假设,卡地亚在爆炸案当天吸过毒,因而产生出来幻觉让她觉得看到的犯罪嫌疑人是被告艾达。

卡地亚一方给予的还击也足够睿智:

卡地亚能够准确的描述出来自行车是全新的,没有上锁,后座放置着骑行箱,她准确描述出嫌疑人衣着和外貌特征,这些都证明卡地亚当时是处于神智正常的情况下。

在一场激烈的法庭辩护过后,艾达和安德烈被宣布无罪释放。

原因是证据不足。

法官说道,其中的一种可能性来自制作炸弹的材料和工具上的第三者指纹。

这个第三者可能找到藏在石头下面的钥匙,进入车库,利用安德烈车库中的钉子、柴油和化肥制作炸弹并制造了爆炸事件。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第三幕

卡地亚决定亲自复仇。

她追寻被释放后前去希腊度假的艾达和安德烈,在爱琴海海边开始自己的行动计划。

她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制作一个艾达和安德烈做过的钉子炸弹。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在卡地亚从树林中走出,将要来到安德烈和艾达的房车的时候,运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镜头:

画面中一大片的失焦镜头,背景虚化较为强,彷佛在一片虚无中,卡地亚从远处树林中走出来,走到镜头的焦点景深处。

这个技巧可以让人深有体会,卡地亚的内心矛盾和犹豫也是慢慢地从迷惑混沌变得清晰明朗。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最后,卡地亚站在房车门口,她胸前的背包里面,装的正是自制钉子炸弹。

卡地亚站在房车门前,深呼吸,5秒种后毅然决然打开门,走进去。

艾达和安德烈正在车里面。

爱情海海边的阳光那一天非常好。

卡地亚引爆炸弹,她和杀死自己丈夫和孩子的凶手同归于尽。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三块广告牌》里一心要为女儿复仇的Wildred,饰演者麦克多蒙德因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不过平胸而论,卡地亚显然不比Wildred坚强和刚毅,表现出更多属于母亲和妻子的软弱和无助。

知道最后被逼无路可退,卡地亚决定血债血还,而Wildred从一开始树立起三块广告牌,就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势不可当。

影片结束的字幕解释了电影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这些恐怖主义施暴者,也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字:

新纳粹分子。

严格意义上讲,卡地亚最后的复仇方式不也正是恐怖主义的自杀性人肉炸弹吗?

正义和法律,却不能给予她想要的结果。

卡地亚想要去复仇,想来想去也只能模仿恐怖分子的手法去杀死恐怖分子。

这也够讽刺的。

逼良为娼就是这个意思吧。

● ● ●

白来评分

40 < 总分 <50:好电影

50<= 总分 < 60:不容错过

60<= 总分:经典之作

女人的绝望复仇!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剧本(20 points):15

包括故事、镜头、对白、剪辑等

画面(10 points):6

包括色调、曝光等

表演(20 points):17

配乐(10 points):4

优秀的配乐可以事半功倍

后调(10 points):5

包括观后回味、感触、重复性观看的意愿等

市场价值(10 points):7

包括大众的接受程度、需求度等

总分(80 points):15+6+17+4+5+7 = 54

请关注 白来影评. 在您的支持下, 我们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原创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