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親厚友、侵占孤兒補助、套取民房加固資金……昭通查處11起扶貧領域典型問題!

优亲厚友、侵占孤儿补助、套取民房加固资金……昭通查处11起扶贫领域典型问题!

优亲厚友、侵占孤儿补助、套取民房加固资金……昭通查处11起扶贫领域典型问题!

往期推薦

8月3日,記者從昭通市紀委監委瞭解到,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開展以來,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了一批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分別涉及幹部優親厚友、違反工作紀律、違規套取民房加固補助資金等。

11起典型問題通報如下

1、昭陽區小龍洞回族彝族鄉寧邊村副主任虎良竺優親厚友問題。

2013年至2018年3月期間,虎良竺弄虛作假,未按政策要求分配良種補貼,違規為不符合享受良種補貼條件的2個弟弟分配良種補貼8445.12元。虎良竺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違紀資金予以收繳。

2、魯甸縣文屏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卯潛違反工作紀律問題。

2018年4月1日至30日期間,卯潛作為文屏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派駐硯池山村工作組組員,不假離崗累計達21個工作日。卯潛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扣繳卯潛曠工期間工資及津補貼共計6307.28元。

3、巧家縣茂租鎮副鎮長張國忠違規套取民房加固補助資金等問題。

2014年8月,張國忠以其母親名義違規套取“8·03”地震民房修繕加固補助資金5000元;2016年1月,張國忠以本人名義申報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隨遷戶建房項目指標,其後,張國忠將指標更名在其妻名下,並獲得補助資金32000元。張國忠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政務記大過處分,違紀資金予以收繳。

4、鎮雄縣果珠彝族鄉魚洞村黨委書記、主任汪武兵違反群眾紀律問題。

2017年6月,在魚洞村扶貧入戶調查工作群眾會議期間,因群眾不配合會議簽到,汪武兵用語不文明、作風粗暴、毆打群眾,導致被打群眾親屬多次上訪,造成不良影響。汪武兵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5、彝良縣牛街鎮小乾溪村黨總支副書記柯大雄違規侵佔國家財政扶貧資金和群眾社會撫養費等問題。

2016年5月,柯大雄在負責組織實施整村推進項目中,將該工程發包給本村村民建設後,又參與承攬部分項目工程建設,並利用職務之便將應由本人上繳的工程建設稅款9186.41元在整村推進項目款中列支;2016年1月,柯大雄將超生對象繳納的3000元社會撫養費佔為己用。柯大雄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責令辭去村委會主任職務。

6、威信縣扎西鎮小壩村黨總支委員、村委會副主任張定波優親厚友等問題。

2015年11月,在確定建檔立卡貧困戶名單時,因張定波弟弟在2013年已享受過危房改造政策補助,村委會集體研究決定暫不考慮將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定波拒不執行集體決定,仍利用職務之便,擅自制作表冊上報,使其弟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定波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處分,依法罷免其小壩村村委會副主任職務。

7、鹽津縣豆沙鎮石缸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徐友春優親厚友問題。

在落實2017年度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過程中,徐友春利用職務之便,以1戶非建檔立卡戶名義為其妹向豆沙鎮政府申請易地扶貧搬遷名額1個,並獲得安置房。徐友春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其妹違規獲得的安置房予以退還。

8、大關縣吉利鎮吉利村原黨總支副書記唐玉明優親厚友、侵佔群眾修建村組公路籌資款等問題。

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間,唐玉明未執行縣、鎮關於清理村幹部父母違規享受低保對象的要求,其父母違規享受低保金共計16284元;2015年11月,唐玉明以村委會保管為由,將該村茶園、龍墉兩個村民小組修建村組公路的12萬元籌資款一直佔用至2017年4月才退還村民;2016年8月,在實施整鄉推進太陽能安裝項目中,唐玉明違規獲利25550元;唐玉明還涉及其他違紀問題。唐玉明受到開除黨籍處分,違紀資金予以收繳。

9、永善縣墨翰鄉富民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田維果侵佔孤兒補助問題。

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期間,田維果利用職務之便,長期持有一村民孤兒補助存摺,並先後兩次從存摺中取出補助金7640元,轉交5500元給該村民,侵佔2140元用於個人開支。田維果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紀資金予以收繳退還。

10、綏江縣新灘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楊代彬失職失責問題。

2017年5月,楊代彬在貧困人口精準識別摸底調查工作中,未按要求到農戶家中填寫精準幫扶明白卡並測算清楚收支情況。楊代彬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11、水富縣雲富街道新安村新聯五組組長劉啟明侵佔五保戶惠農補貼等問題。

2010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劉啟明利用職務之便,長期持有1名五保戶惠農補貼卡,先後9次從該卡中取出8000元佔為已有,並將該卡中的1540.77元和新聯五組集體土地惠農補貼等資金共12080.77元用於自己承包修建的公路佔地賠償款。劉啟明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違紀資金予以收繳。

通報指出

以上典型案例,影響極壞,群眾深惡痛絕,教訓十分深刻,反映出當前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依然十分突出,高壓之下仍有基層幹部不收斂不收手,嚴管之中仍有黨員幹部不作為亂作為,嚴重啃噬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揮霍了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成了脫貧攻堅中必須清除的“絆腳石”。

通報強調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緊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數字脫貧等問題,集中力量嚴肅查處基層幹部虛報冒領、優親厚友、雁過拔毛、吃拿卡要、失職失責和涉黑涉惡等違紀違法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問責一起、通報曝光一起,為全市如期全面實現脫貧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

雲南網(記者:熊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