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安徽低调的慈善家潘晓亭

励精图治 砥砺前行

厚德载物天道酬勤

潘晓亭先生,安徽南陵人,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65年12月26日生于南陵九连乡上头村。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天资聪颖、才智过人,又勤奋好学、立志远大,早年毕业于安徽最高等的学府合肥工业大学(国家211大学)。记安徽低调的慈善家潘晓亭

参加工作后, 晓亭先生踏实苦干,竭尽所学,先后于芜湖无线电三厂,深圳王氏港建公司及美资企业担任车间主任,品质主管及厂长之职。期间恪守尽职,兢兢业业,有口皆碑。记安徽低调的慈善家潘晓亭

然而龙需归海,鹰翔蓝天,潘晓亭有更高的理想要去实现,怀着远大的志向和强大的社会责任感,晓亭先生在1997年毅然辞职下海,独资创办了深圳来邦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国内首款银行窗口专用对讲机,来邦的系列产品已获得三十多项国家专利,自主知识产权的IP网络数字音视频技术,高清可视对讲,彻底解决了网络对讲时的回音、啸叫,处于同行的领先地位。如今全数字高清可视对讲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医院、养老、银行、监狱、雪亮工程、平安城市、高速公路等领域。来邦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国家AAA级信用企业、中国安防十大品牌、中国安防十大民族品牌、十大住宅智能化品牌、中国安防协会会员、深圳安防协会理事。晓亭本人被列为“全国安防十大焦点人物”。记安徽低调的慈善家潘晓亭

自潘晓亭成功创办了第一桶金,他首先想到的是回馈于社会、奉献于家乡,他日夜牵挂着家乡的小孩上学行走在那条乡村泥泞路上,于是毅然捐资13万元,在村里修建一条长1.5公里水泥路直通学校,这条路被村民们命为“晓亭路”。这条路把一个企业家的大爱倾注在寒门学子的心灵里,通往孩子们求学路上理想的彼岸。记安徽低调的慈善家潘晓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晓亭并不满足于现有成就,他在外创业多年,一直心系家乡,不忘回报家乡。2011年,他又下定决心将总部搬迁至南陵县经济开发区,成立芜湖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希望为安徽为南陵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了不断做大做强,来邦迅速启动股权激励、做市计划,依托资本市场。于2016年4月来邦股份在新三板挂牌,股票代码:836888。至此,来邦产业囊括深圳研发营销中心、合肥研发中心、芜湖生产基地,并在国内外多个省会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和办事处。

记安徽低调的慈善家潘晓亭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尊老爱幼、扶贫济困

潘晓亭先生虽事业有成,名声显赫,却始终坚持立德修身,其富而不奢,宽以待人,谨言慎行,富贵不淫、乐善好施是晓亭做人的基调。自成立来邦基金会后,已资助三百多名学生就学。连续十四年为县、镇、乡,敬老院发放春节慰问金,每人1000元。并且每年春节前向年满70岁老人及扶助残疾群体发放春节慰问金800-2500元不等。每年总捐赠100多万元。曾被评为“安徽省”江淮十大杰出青年。

记安徽低调的慈善家潘晓亭

潘晓亭尤其心系家族,在家族内成立了慈善小组,近年来在安徽潘氏奖学、助学、济困捐赠近60万元,2018年春节,为南陵潘氏(春谷堂)奖学、助学、考入大学的学子,每人奖励4000元,共计18人。并且为家族内年满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1200-1500不等春节慰问金。晓亭先生一直一如既往地坚持着的大爱善举,使老人们能享受大家庭的温暖。

百善孝为先、忠孝能两全仁义礼智信、大爱福绵绵

孝——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由所生也。孝是为人的基本道德底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缮修宗谱、缮修祖墓、重建宗祠、是孝文化的升华。潘晓亭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一百零二世裔孙,是南陵潘氏春谷堂始祖千一公之二十七世裔孙。为思源报本,慎终追远,业余时间晓亭又致力于潘氏文化研究,在2014年开始统修南陵潘氏宗谱,缮修祖墓,重建南陵潘氏宗祠。记安徽低调的慈善家潘晓亭

晓亭先生怀木本水源之思,决定续修宗谱,在研究诸本潘氏族谱之后,晓亭大胆猜想南陵潘氏应同祖同宗,方可续修宗谱。于是率族人赴泾县、黟县、歙县、江西婺源等地寻踪觅迹。多方考证,最终其设想得到了验证。千一公为南陵潘氏之始祖。南陵潘氏一家亲,于是出资100多万统修南陵潘氏宗谱,历经三载,于2017年11月6日圆满竣刊。

记安徽低调的慈善家潘晓亭

千一公为南陵潘氏之始祖。据族谱记载千一公墓原葬珩琅山上。后迁至南陵三里舍贫冲之虎形山。因年代久远。墓址难以辨认。满山伐木,杂草丛生,特请族中长者现场查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辛苦数日将始祖千一公墓终于找到,并在山下喜觅始祖千一公大碑一块。碑上详细记载了个人简历。在修缮祖墓的过程中,晓亭又捐资40多万元,多次亲临现场督导,开山辟路,修建一条长千米的通道直至祖墓。历时二个多月。在原址上重缮始祖墓,使得几百年未见尊容的墓地重现光彩呈现在族人面前,于2016年冬至举行了祭祀大典。

记安徽低调的慈善家潘晓亭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无祠何以祭祖,何以聚亲议事?南陵潘氏本有葑塘尚德堂、珩琅敦叙堂,三里成德堂,三处潘氏祠堂。均毁于“文革”期间,寮无踪迹。2016年晓亭先生又在祖宅将蒋塘之滨征地16亩,捐资2000多万,重建潘氏宗祠。设号春谷堂,早已竣工。在2017年11月6日举行大型宗祠开光大典。在庆典当日,并召开理事会全体会议。晓亭先生全票通过,被全体族人推举为南陵潘氏宗族族长、堂主。记安徽低调的慈善家潘晓亭

在今年的三月二十四日,晓亭率队南陵潘氏13人代表南陵潘氏,前往河南荥阳祭拜季孙公,现场捐款36800元,并且用转账方式又捐款10万元。次日,又一同前往江西婺源,祭拜逢辰公时,为村委会捐款5万元,并为村上年满80周岁老人每人捐款1000元,人到一处,慈善一片。

忠——"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忠,是人对天地、真理、信仰、职守、国家及他人等都至公无私,始终如一的美德。潘晓亭先生做到了!2016年7月4日凌晨,在历史以来最大的洪水袭击下,美丽的南陵县也经历了一场浩劫。晓亭亲身组织通知乡亲们及时转移,很快大水将房屋吞没一半,晓亭将本村灾民全部安置到自己的公司免费提供食宿。虽然自家造成经济损失一百多万,还向县救灾办捐款50万元和30万元抗洪器材。此举受到市、县政府高度评价和赞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晓亭先生常怀仁爱之心,关怀乡邻,老人及身患疾病的弱势群体。每年都向周边老人和特困户发放救济金。数十几年坚持不懈,累计发放救济金逾过好几千万元,成立来邦基金会,每年为南陵中学、九连(新建)中学发放奖金、助学金。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得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晓亭先生矢志不渝、扶危济困,他要将慈善做到底。

记安徽低调的慈善家潘晓亭

晓亭先生则认为:義,我的言行要有善意。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致富之后,念念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2016年投资几千多万元用于家乡的农田整治和开发,以造福于乡邻。祖宅旁的蒋塘原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水塘,约水面积约300多亩。污水相当严重,晓亭先生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进行治理改造。在湖中建岛,为候鸟提供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湖岸建排污渠,建环湖公园。如今的蒋塘俨然城市园林景象。供周边居民享其用。蒋塘现堪称美好乡村建设的典范和楷模。

路漫漫其修远兮,晓亭之路仿佛才刚刚开始。

我们怀着敬佩与感激之情,恭祝晓亭先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事业腾飞日益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