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他丟500億 最後竟是國民老公王思聰幫他重回巔峯

2017年5月,萬達截胡大馬城項目失敗。

2017年6月,證監會排查萬達授信風險。

2017年,萬達拋售萬達廣場,旗下酒店,長白山項目。

2017年10月,萬達旗下傳奇影業CEO高群耀離職。

2017年12月......是的,王總和萬達又出事了。

2017年他丟500億 最後竟是國民老公王思聰幫他重回巔峰

根據福布斯富豪榜的數據,從去年12月到今年11月,王健林的財富減少了500多億,排名也從第一位滑落到第四。

12月伊始,王健林商業帝國“轟塌”的消息不絕於耳。輸入“王健林”三個字,出來的不再是“首富”、也不再是“國民公公”,而是“大敗局”、“滑鐵盧”、“高管離職”......

2017年他丟500億 最後竟是國民老公王思聰幫他重回巔峰

人們都在猜測:不可一世的王健林“轟然倒塌”,到底招惹了誰?

大馬城事件

2017年他丟500億 最後竟是國民老公王思聰幫他重回巔峰

眾所周知,位於吉隆坡中央的大馬城之前是個廢棄20年的空軍機場,佔地面積相當於5個天安門廣場,是全球首都唯一一塊大面積未開發的處女地。

這本是中鐵和兩個日本財團的一場戰爭,但中間卻殺出來個程咬金——王健林。據說以雙倍的價格拿下大馬城。然而很快,大馬城便因種種原因重新招標,萬達不在投標名單。

甚至有言論說:“王健林以企業家身份參加“一帶一路”論壇。會後他野心勃勃對央視說,今年萬達要落地兩個超百億美元項目,其中一個是大馬城。他還不知道,大馬城會是他的滑鐵盧。5月13號晚上過後,他不僅失去了大馬城,還將幾乎失去整個萬達。”

由此,人們開始懷疑是不是得罪了國企,導致融資被限制?

控制海外資產投資,遭到銀監會排查

2017年他丟500億 最後竟是國民老公王思聰幫他重回巔峰

從2014年開始萬達進行全面轉型。轉型方向從空間上看,要從國內企業發展成為跨國企業;從內容上看,要從以房地產為主的企業轉型為高科技服務業企業。

今年6月中旬,銀監會要求各家銀行排查包括萬達等在內的數家企業授信及風險分析,排查對象多是近年來海外投資比較兇猛、在銀行業敞口較大的民營企業集團。

人們又在懷疑:難道是因為進行資產轉移被查了?

在王思聰的投資帝國中,除了現在深陷漩渦的樂視體育,王思聰所主導的重大投資幾乎沒有失手的案例,這種成功率也並不多見。

但儘管如此,王思聰的總身價也不到100億元人民幣。就算是王健林再甩賣一半家產,也不會像外界所言的“靠兒子”。

在大家各持己見的觀點中,我們也許能夠嗅到一些不一樣。但若說王健林的商業帝國轟然倒塌卻有點言之過激。而如果說王健林商業帝國的“轟然倒塌”是因為招惹了誰,那大概是“招惹”了茶餘飯後的輿論吧!

在王健林的帶領下,萬達集團經過十六年的發展,形成以住宅房地產、商業房地產為兩大支柱產業的大型企業集團。

翻開萬達的創業史很容易發現,這是一個總能“快人半拍”的企業:在大連率先從事舊城改造,在東北率先進行股份制改造,在全國率先參與足球也率先退出足球,在地產界率先開創了“訂單商業地產”模式,率先嚐試“房地產信託基金……總是快半拍最終讓這個曾瀕臨破產的區辦小企業成長為今天資產超百億的地產巨頭。

率先嚐試舊城改造

2017年他丟500億 最後竟是國民老公王思聰幫他重回巔峰

1988年,是萬達的創業元年。這一年,王健林從大連市西崗區政府辦公室主任的位置上,請纓“主政”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一個欠債149萬元、瀕臨破產的企業。

此前半年,王健林剛剛從部隊轉業落戶大連,那個時候的他對房地產行業還非常陌生,然而,這個“門外漢”卻很快選擇了一個同行前輩不敢或者不屑於的項目:舊城改造。“拆遷回遷問題雜、成本高,沒人願意幹,我們是大連的第一個”,實際上,萬達也沒有別的辦法,那個時候開發項目要“配額”,萬達拿不到,而舊城改造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想開多少給多少”。

在當時大連市政府南面,有一個“棚屋區”,很不雅觀,領導對前來跑“配額”的王健林說:就這裡,你想開發多少都行!然而,回家一算成本,每平方米的造價正好是當時大連的最高房價1200元,難怪沒人願意幹!

“那我們就多賣幾百塊錢唄!”初涉商海的王健林還是決定一搏,結果大獲成功。“棚屋區”被改造成大連今天著名的“北京街”,“800多套房子,一個月就賣完了,一下子掙了一千多萬!”

“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就是做了幾點創新,一是推出130多平米的大戶型,二是在北方率先設計了明窗大廳,三是採用了鋁合金窗。”多年以後,王健林輕描淡寫回顧當年的成功。

東北股改示範企業

2017年他丟500億 最後竟是國民老公王思聰幫他重回巔峰

嚐到甜頭的“開發公司”開始將改造當成自己的“主業”,當其他同行回過神來的時候,王健林已經成了改造大連舊城區的“專業戶”。

“確實掙了不少,錢嘩嘩的來!”今天的王健林說起那個時候,依然興奮。然而,那時的他卻苦惱隨著利潤而來,原有的舊體制根本無法讓企業展開手腳。

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為了辭退兩個“霸道”的司機,王健林最終要跑到市領導面前以辭職“相挾”,才能辦到。而王健林心裡最不能忘的,是那次員工集體“公費旅遊”事件。

“員工跟著我連續埋頭幹了兩年多,第三個五一節,大家提議平時加班加點卻不能加工資,能不能出去集體旅遊一下,我想那也是應該的啊!”於是,包了幾輛大巴,到一個景點,大家開開心心過了個週末。然而,他們還沒有回來的時候,舉報已經到了市紀委。節後上班第一天,王得到消息,給他的處分是“警告”或者“通報批評”。最終,在區紀委求情下,免去處分,但“每名員工必須把公費200元補回來”。

這件事情對王健林打擊很大,迫使他開始關注企業制度問題。1991年,當國家體改委和大連市體改委準備在大連選擇三家企業作為東北首批股份制試點企業的時候,許多人都不願意幹,王健林卻積極申請了,併成功爭取到了名額,從而在企業制度改造上,在整個東北先行了一步。幾年後,原有的國有股份徹底退出萬達,王健林開始持有萬達股份,真正成為了一名商人。

據透露,萬達已經將手下現有的多個商業地產項目打包成“房地產信託基金”形式,準備於近期在香港股市上市,在此之前,來自全球著名投行澳大利亞麥格里銀行的30億人民幣定向私募已經完成,之後公開的募資額度將高達10億美元,如獲成功,這將成為國內民企上市融資的最高額度。

回顧王健林的創業史,“快人半拍”其實就是他敢做敢想、敢打敢拼的風格在商海中的成功上演,正是靠著十幾年持續的“快人半拍”,王健林的地產帝國像滾雪球一樣日益壯大,並且滾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