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古今名人都對「十年」情有獨鍾,詩詞中的滄桑「十年」

十年一詞頗多出現於古今名人名句中,起著穿針引線的詩膽作用,無論鑲嵌在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詞句中,都在彰顯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地位舉足輕重不可小覷。為什麼會對十年情有獨鍾呢?為什麼不是五年,二十年……

是因為古代每個人自六歲可識字起,古人把每十年劃分一個階段,十年,一個歲月的符號。之於歷史,不過一瞬的時間;而之於人的一生,則是一段漫長的日子。

為什麼古今名人都對“十年”情有獨鍾,詩詞中的滄桑“十年”

成書於秦漢的《禮記·禮上第一》記載:“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頤。”

古代根據男子成長過程的生理特點,以十年為單元,將人生大致分為九個階段。分別是“幼”、“弱”、“壯”、“強”、“艾”、“耆”、“老”、“耄”、“期”,蘇聯詩人曼德爾施塔姆說;十年似乎足夠用來懷念;是啊,人生如夢,轉眼就是百年。一兩年太淺,五年過短,二十年則長,十年正好,足以用來感悟。茫茫一生不過數十載,而真正讓你刻骨銘心的又有幾個十年,或許一個就夠了。

今天就跟著長風君去看看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詩作中十年為期、十年一夢、十年生死、十年漂泊……

為什麼古今名人都對“十年”情有獨鍾,詩詞中的滄桑“十年”

《採桑子》

【宋】歐陽修

十年一別流光速,白首相逢。莫話衰翁。但鬥尊前語笑同。

勸君滿酌君須醉,盡日從容。畫鷁牽風。即去朝天沃舜聰。

從春到秋,時光匆匆走了十年,曾經的翩翩少年,今已白髮輕染,曾經的光芒萬丈,今已往事不可追,時間釀造了點點詩愁。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十年倏忽而過,經年以後,故友再相逢,莫笑老翁白髮蒼蒼,何不痛飲美酒,大醉而歸,盡日從容,不悲不怒。

為什麼古今名人都對“十年”情有獨鍾,詩詞中的滄桑“十年”

《淮上喜會梁川故友》

【唐】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北歸去,淮上對秋山。

十年的時光會將朋友變成何種模樣?李之儀說“添了白髮,一腔愁緒”。韋應物在江漢偶遇舊友,久別重逢,欣喜萬分,飲一壺濁酒,醉談別後種種,一別十年,你可還是老樣子?一番你來我往,那份惺惺相惜之情未變,躲不過歲月無情鬢角染霜,幸運的是情如舊。願十年以後我提著老酒,願你十年以後還是老友。

為什麼古今名人都對“十年”情有獨鍾,詩詞中的滄桑“十年”

《喜見外弟又言別》

【唐】李益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更何況十年呢?他們長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頗出意外,初問姓氏,心已驚疑,待知姓名,即憶起舊容,於是化驚為喜,亂離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話別,更讓人無奈,也許這一次離別,下次重逢又是十年,也許就是一輩子,再也不見。

為什麼古今名人都對“十年”情有獨鍾,詩詞中的滄桑“十年”

《寄黃幾復》

【宋】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黃幾復,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與黃庭堅少年交遊,交情很深,如今你我天各一方,別人可以鴻雁傳信,你我卻不能,你我一別已十年,輾轉漂泊,落魄潦倒,每晚黃庭堅看著窗外細雨淅瀝,依然對著孤燈聽著雨聲思念著你,獨自守著一盞孤燈,想飲一杯酒,卻無人同醉,想暢聊一宿,卻無人分享,萬般孤寂裡回想當年,桃花樹下,與故友酒興正濃,忽一陣春風,一片落英繽紛,兩人相視大笑,又喝了一杯,曾經美好的日子,早已不見,江湖漂泊,十年如一夢。

為什麼古今名人都對“十年”情有獨鍾,詩詞中的滄桑“十年”

《劍客》

【唐】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十年磨一劍,劍刃白如霜,閃爍著寒光,是一把鋒利無比卻還沒有試過鋒芒的寶劍。那年,賈島參加科舉考試,十年寒窗苦讀,滿腹才情的他,原想一朝成名天下知,最後不僅落第,還被認為是“無才之人,不得采用”,萬般無奈下,賈島寫下自喻詩,將夢想、豪情、江湖一一寫盡,含而不露,十年空留一腔遺憾。

為什麼古今名人都對“十年”情有獨鍾,詩詞中的滄桑“十年”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常年漂泊在外的徐再思,與我們一樣,陪伴父母的時間很少,秋夜,梧桐葉落,芭蕉夜雨,點點滴滴,心事也點點滴滴湧上心頭,孤枕難眠,想了太多,十年功名未成,父母遠在家鄉,也未能侍奉膝下,多盡孝道,功不成,名不就,萬般煩憂湧上心頭,是啊,人總是在年華老去、潦倒他鄉、滄桑落寞時,才會回首天涯,想起那個遙遠的家,想起慢慢變老的媽媽。最怕子欲養而親不待,人生能陪二老有幾個十年,珍惜!

為什麼古今名人都對“十年”情有獨鍾,詩詞中的滄桑“十年”

《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

【清】納蘭性德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採香行處蹙連錢,

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

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納蘭容若,最多情的公子,感情卻不順,愛慕過表妹,無疾而終,娶了稱心如意的妻子盧氏,只短暫相處了三年,她撒手人寰,站在兩人花前月下的迴廊上,月色溶溶,清輝灑滿孤椅,避過灼灼燈光,看花依舊繁茂,人面不知何處去,相思成灰。十年前的蹤跡宛然猶在,十年前的那顆心還依然跳動。時光流逝,歲月無情,埋藏在心裡的那份情感歷久彌新,始終難以忘懷。

為什麼古今名人都對“十年”情有獨鍾,詩詞中的滄桑“十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一生寫了那麼多曠達豪放的詩詞,但為紀念妻子王弗寫的《江城子》,每一個字讀來都飽含深情,催人淚下。蘇軾十九歲那年將十六歲的王弗娶回家,可惜好人不長,情深難壽。結婚十一年後,27歲的王弗病逝於京師,令蘇軾悲痛萬分,長嘆:“嗚呼哀哉!餘永無所依怙!”。蘇軾先將妻子葬與京師近郊,後來依父親蘇洵言“於汝母墳塋旁葬之”,並在埋葬王弗的山頭親手種植了三萬株松樹寄託哀思。想念深藏心底,又過了十年,蘇軾為王弗寫下了被譽為悼亡詞千古第一的《江城子 記夢》,倘若以後再相見,滿面塵霜難再識,夜裡,夢迴往昔,你對鏡梳妝,四目相對,心有千言口難述,淚水肆意流淌,你最懂我。真正的刻骨銘心,言語難表,親身經歷過,方懂那份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