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打前仗,特斯拉撿便宜,而中國被全資控股,最後誰虧大了?

武哥今天要講什麼呢?新能源巨頭特斯拉磨磨唧唧,終於要在上海建廠了。

特朗普打前仗,特斯拉撿便宜,而中國被全資控股,最後誰虧大了?

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這個人也是很搞笑,和特朗普哭訴中國貿易不公平,鬧著要和中國搞貿易摩擦、要改股比的是他,貿易戰正熱的時候在中國投下最大一筆投資的也是他,他到底要幹嘛?

特朗普打前仗,特斯拉撿便宜,而中國被全資控股,最後誰虧大了?

相當於馬斯克讓特朗普去打前站,自己在後面撿便宜。一句話,商人逐利,到處撿便宜。回過頭來想,特朗普有沒有被騙的感覺?

當然,玩笑歸玩笑。有人還是擔心,中國的錢被美國騙走了。這個投資項目可不小,據說,這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投資過百億。雖然沒有講具體數字,但是你這樣想,迪士尼好像是2百多個億吧,所以特斯拉肯定不止一百億。也就是說,特斯拉的生產重點,已經由美國轉向中國了。

特朗普打前仗,特斯拉撿便宜,而中國被全資控股,最後誰虧大了?

中國這樣讓外資全資控股的整車廠,到底是得了還是失了?

1)對汽車產業肯定會有衝擊,尤其是國產品牌。因為現在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的品牌都是國產品牌,而且是一個向中高端化進行演變的過程。剛開始新能源車可能大部分是的士、公交車,政府採購為主導,後來大家的認知也會提高,像寶馬奔馳這類車也會有更多的新能源車。在這樣的競爭中間,技術落後的車企只能說是壓力山大。

特朗普打前仗,特斯拉撿便宜,而中國被全資控股,最後誰虧大了?

2)有消息說,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可能不涉及電芯,只是具備電池包組裝和新能源汽車製造的能力,也就是說,核心技術根本不在這個工廠裡面。這是特斯拉的老套路了,它的核心技術是電源管理,根本不外流。這某種程度上也反應中美貿易的一個現狀,核心技術在美國,製造還是要看中國。

特朗普打前仗,特斯拉撿便宜,而中國被全資控股,最後誰虧大了?

3)當然,在這中間有人是開心的,誰呢?如果組裝需要的原材料不發生大的變化的話,材料選取和運輸肯定採取“就近原則”,那麼中國很多原材料廠商就很開心了。比如:寧德時代、三花智控、寒銳鈷業。

特朗普打前仗,特斯拉撿便宜,而中國被全資控股,最後誰虧大了?

最後,武哥想說,特斯拉的加入,讓整個汽車市場有點不清楚,但是武哥想做個猜想,到最後,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到底容得下多少個核心的汽車品牌?像日本、美國,大的汽車公司可能就只3、4家,再加上一兩個小眾的有特色的廠商,比如說長城專門做SUV,美國的法拉利廠商,或者jeep這樣的品牌,也就5、6個名額。

特朗普打前仗,特斯拉撿便宜,而中國被全資控股,最後誰虧大了?

這幾個名額能落到誰手裡?一汽二汽長安會不會整合?包括總說吉利在下一盤大棋,手上已經有沃爾沃又去收購戴姆勒,它要幹什麼?現在又有野蠻人殺進汽車行業,像眾泰這種做“高仿”的車企也跳出來。不有人說嗎?眾泰就是“皮尺在路上”,看到車就要上去量,量了就做個差不多的出來。

這樣看來,中國的汽車市場其實處於一個魚龍混雜、春秋戰國的時代,但是亂世出英雄,想想看,那5、6個名額會不會就在這些裡面產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