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大学”——红河学院,校园里的哈尼族“长街宴”

坐落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的红河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也是红河州唯一一所本科高等院校。在红河学院,民族团结不单单是一个理念。通过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民族团结之歌唱响校园。

“国门大学”——红河学院,校园里的哈尼族“长街宴”

丨红河学院校园一景

记者来到红河学院时,只见一群身着各式少数民族服装的学生,正在绿荫下快乐地唱着歌谣。眼下的场景瞬间将我们拉回了满是诗歌和文艺的美好青年时代。一个少数民族小伙子刚唱完歌,人群中便爆发出阵阵掌声。他们正在进行的“对歌”,属于学校经常组织的课外活动中的一种。无论族别,只要是热爱音乐的同学,都可以聚到一起,以歌会友。

“国门大学”——红河学院,校园里的哈尼族“长街宴”

丨红河学院各族学生举行课外唱歌活动

红河学院面向全国26个省、区、市招生,目前在校生人数已达13735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总人数的29.88%。据红河学院民族学教授杨六金介绍,近年来该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免费师范生、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哈尼语方向)。2013至2017年,累计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416人;定向培养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学专业(哈尼语方向)学生20 人。在对广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过程中,红河学院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选课,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知识教育。近5年来,红河学院共开设民族类课程146门,覆盖230个教学班,共有8479名学生选修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课程。

“国门大学”——红河学院,校园里的哈尼族“长街宴”

丨红河学院民族文化节活动

就读于红河学院音乐学院的马同学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专门开设了少数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间艺术类的课程。“学校经常邀请民族民间艺人到学校来,教我们民族歌舞,讲述民族歌舞的相关知识。学校也经常组织我们到校外去,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艺术采风,汲取民族文化精华,开展民族歌舞创作。学校开设的‘红河州民族剪纸艺术’‘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云南民族音乐欣赏’等课程,是学校选修课中的大热门,好多同学抢都抢不到呢。”

“国门大学”——红河学院,校园里的哈尼族“长街宴”

丨杨六金教授介绍少数民族研究科研成果

红河学院牢牢抓住学术科研这一高校核心,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层面加强民族团结及文化建设,为建设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提供了内涵引领。目前,相关研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影响力。红河学院共设置了6个有关民族研究的科研机构,国际哈尼/阿卡研究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国门大学”——红河学院,校园里的哈尼族“长街宴”

丨身着民族传统服饰的哈尼族少女

红河州的主体民族哈尼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境外被称为“阿卡”。国际哈尼/阿卡研究中心成立以来,致力于哈尼/阿卡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项目7项,省哲社项目16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了“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实录丛书”第一辑共12部360余万字,“红河学院国别研究丛书”一套4部120余万字,“国际哈尼/阿卡社会文化研究丛书”3部90余万字。杨六金透露,学校即将印刷出版的“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实录丛书”第二辑共有10部300余万字。预计未来5至10年,学校还将陆续推出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系列丛书60余部。

“国门大学”——红河学院,校园里的哈尼族“长街宴”

丨红河学院民族文化节活动上,各族同学一起跳起纳西族的民族舞蹈

作为“国门大学”,红河学院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81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有来自泰国、越南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612名留学生在校学习。红河学院还把民族团结和传统文化教育寓于国门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自2009年开始,每年11月,学校都会举办“红河学院民族文化节”。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展示着各民族手的工艺品、美食、服饰等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精粹,集中呈现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让各族师生享受民族文化大餐的同时,也促进彼此的文化交流。

“国门大学”——红河学院,校园里的哈尼族“长街宴”

丨红河学院民族文化节活动上的“长街宴”

经过9年的发展,这个活动已经成为了红河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中华传统文化”“国际多元文化”“红河本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滇越跨境文化”“生态校园文化”等六大文化内涵深入人心。

通过教学、学工、科研“三驾马车”齐发力,不仅充实了红河学院作为“国门大学”的内涵,还激发起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校热情,又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发挥了智库作用。

“国门大学”——红河学院,校园里的哈尼族“长街宴”

红河学院立足区域,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的做法,让民族团结之花曳动枝头、香飘内外。俗话说,“学校小社会”。这也正是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缩影。

“国门大学”——红河学院,校园里的哈尼族“长街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