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他們大多很年輕,有的剛滿18歲,每天站在流水線前幹著相同的工作,從早8點到晚8點。

被問到“為什麼在本該上學的年齡出來打工”,除去一部分人是因為家境貧寒,出於無奈需要貼補家用,大多數人的回答是:上學太痛苦,不如打工賺錢來得容易。

有的人因為不願意背一本20頁的手冊放棄6000左右的銷售工作,改去做月收入2000左右的服務員;有的人寧願打遊戲髒話遊戲術語滿天飛,也不願意去圖書館豐富人生。

“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為什麼你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受到生活的苦是被動的。

無論是否努力,無論是否抵抗,雖然生活的苦也會變化,但必須應對的這種苦痛,久而久之會讓人變“習慣”。被麻痺後,知道這樣的煎熬一定會來,那等著應付就好了。

而學習的苦,是在於人要逼著自己開闢新的痛苦領域。在生活的苦會如約而至的基礎上,這看似是在給痛苦加碼。寧可習慣日復一日的痛苦,也不想被痛苦錘醒,是人想待在“舒適區”的慣性。

為什麼你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第一種心理背景,是延遲滿足的能力低下。這是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的能力。

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Walter Mischel設計了一個實驗,對象是幼兒園的十名兒童。十名兒童每個人單獨呆在一個小房間裡,桌子上的托盤裡放著曲奇餅、糖果、棉花糖。

研究人員說,他們可以有幾項選擇:

1. 馬上吃掉零食;

2. 等研究人員回來時再吃,這樣就可以再得到一顆棉花糖做為獎勵;

3. 孩子們可以按響桌子上的鈴,研究人員聽到鈴聲會馬上返回。

結果,大多數的孩子堅持了不到三分鐘就選擇放棄;一些孩子甚至沒有按鈴就直接把糖吃掉,另一些盯著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鐘後按了鈴。

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遲自己對棉花糖的慾望,15分鐘後,他們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得到了兌現的獎勵。

急著吃糖,就像只願沉浸在生活中不思進取——延遲滿足能力低下的人,更願意滿足於即時收益。

為什麼你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眼前的生活雖然困苦,即便工資只有兩三千,也是可見收益;而學習就像需要等待15分鐘才能獲得的獎勵,需要付出時間成本,收益也是未來收益,雖然可以遇見但是不能立馬得到。

“預期決策思維”的缺失,讓人只看眼前好處,忽視當下苦痛背後潛藏的巨大價值。

你們是這樣嗎?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