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會遊刃斷蝨1

 北宋年間,麥縣有一家赫赫有名的霍家刀鋪,刀鋪的掌櫃叫霍晉陽。最近,當地瘟疫暴發,霍晉陽帶著兒子逃到鹿城,走到一戶人家門前,忽覺渾身一冷,倒在門前。


故事會遊刃斷蝨1


  聽見動靜,這戶人家的僕人打開門一看,只見一個長得黑黑的小孩抱著地上的一個漢子在哭。麥縣鬧瘟疫,鹿城人早有耳聞,僕人正想趕他們走,這時,主人出來了,他上前試了試漢子的鼻息,說:“還有口氣呢,到了我家門前,我李更培怎能見死不救?”他毅然將病人攙進了家門。

  真是天助善人,三天後,霍晉陽不僅沒將瘟疫傳給李家,反而在李更培精心的照料下醒了過來。霍晉陽從床上掙扎起來,拽過兒子跪在李更培面前說:“少甫,記住眼前這個人,長大後要報恩!”霍少甫點點頭說:“記住了。”

  李更培忙上前扶起父子倆。這時,從外面跑進來一個小男孩,跟霍少甫差不多的年紀。李更培介紹道:“這是犬兒,六歲了,叫李苗卿。”

  霍晉陽拉著兒子說:“少甫,這是咱救命恩人的兒子,也要記在心裡。”霍少甫又點點頭。

  這時,李更培一揮手,一個僕人捧著一把腰刀走上前來。霍晉陽眼前一亮,說:“這是我的刀吧?”

  李更培答道:“正是。”他小心翼翼地從僕人手裡接過刀,鄭重地放在霍晉陽床前,“在你臥床養病期間,我一直好生保管著呢。”

  霍晉陽疑惑地問:“怎麼,你沒有拔出刀看看?”

  李更培道:“那怎麼可以?沒得到主人的允許,怎能私自窺刀?有違規矩。”

  霍晉陽越聽越激動:“你怎麼知道這觀刀規矩?莫非你是……”

  李更培也更確定了,忙拱手道:“難道你真是霍家刀傳人?此處正是李家刀鋪呀!”

  原來,當時天下的刀鋪不計其數,而千里之內最出名的,就是李家刀鋪和霍家刀鋪了。

  這時,霍晉陽“哐啷”一聲拔刀出鞘,遞向李更培,道:“面對恩人,霍家刀沒有秘密。”李更培急忙讓下人捧來一把李家刀,遞向霍晉陽:“請霍大哥也多多指教!”

  倆人都是制刀高手,很快看出對方刀的精妙之處,都讚不絕口。忽然李更培心中一熱,說:“既然今日有緣,你們父子倆就別走了,委屈在這裡住下,刀入鞘,鞘藏刀,李霍往後是一家。”

  霍晉陽罹難流落異鄉,卻遇上這古道熱腸的李更培,想來也是上天安排的緣分,便答應下來。從此,李霍兩家合二為一,取長補短,鍛出的刀更是不同凡響,並將牌匾更名為“李霍刀鋪”。

  轉眼許多年過去了,霍晉陽與

李更培相繼故去,長大的霍少甫和李苗卿接下了李霍刀鋪。可是,鍛刀業漸漸蕭條起來,買刀的人越來越少,李霍刀鋪快開不下去了。

  這天,霍少甫突然低頭來到李苗卿面前,說:“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們還是分了吧,各幹各的……”

  李苗卿一聽,這是要分家呀!父輩結下的刀緣,就這樣斬斷?雖有不忍,但見霍少甫執意堅持,他還是答應了:“你是從外鄉來的,這裡沒根葉,宅子留給你吧。”

  誰想霍少甫像受了侮辱似的怒道:“不,這裡本來就是李家宅子,還給你,我自己出去開刀鋪,從此與你李家再無瓜葛。”

  李苗卿頓時一愣:不僅分家,還要另開刀鋪,這是要與他唱對臺戲呀!

  更可氣的是,霍少甫重開的刀鋪,就在李家刀鋪的街對面,關上門也能聽得到霍家刀鋪鍛刀的聲音,這對臺戲唱得太絕情了……

  這天,李家刀鋪開門不久,一個人走了進來,這不是霍家刀鋪的掌櫃霍少甫嗎?分家後半年多沒照面了,今天來這裡幹啥?

  李苗卿聞聲從後屋迎出來,發現霍少甫的臉更黑了,剛要問候,霍少甫冷冷地說:“給我拿一把刀。”

  李苗卿一愣,可還是示意夥計把刀拿來。霍少甫拔刀出鞘,冷眼看看閃著寒光的鋼刀,在櫃上留了一錠銀子,拿起刀就走。

  霍少甫自己開著刀鋪,卻來買李家刀,這是為何?不一會兒,跟出去打探消息的僕人跑回來說:“掌櫃的,不好了,那霍少甫把買去的刀扔河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