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出重拳,整治仍將持續!這家支付機構和銀行被重罰……

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7月25日對2家企業作出行政處罰。其中,易通金服支付有限公司違反支付結算業務規定,被警告並罰款逾189.86萬元;廣發銀行濟南分行因違反支付結算業務規定,同樣被警告,並罰款8萬元。

央行再出重拳,整治仍將持續!這家支付機構和銀行被重罰……

央行再出重拳,整治仍將持續!這家支付機構和銀行被重罰……

下半年規範與整治仍是“主題詞”

在經歷野蠻生長之後,保障資金安全、核實資金流向正在成為支付行業的重要任務。“很多機構一年淨利潤才百萬級,罰一單一年就白乾了。”一家受罰機構負責人說,尤其是那些被罰上千萬元的小機構面臨生存危機。

但處罰仍在持續。據瞭解,監管層或將對包括行業領頭羊在內的一批機構開出新罰單,預計將在七八月陸續落地。這批罰單總金額或過億元,最高或超過2000萬元

這也預示了下半年規範與整治仍是“主題詞”。在4月《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發佈會的點評環節,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曾批評行業亂象:“既然規則已經制定了,認真執行規則就是必須的。不要把精力花在想方設法逃避規則上,只顧自己利益漠視規則。”

一位接近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辦公室(下稱“整治辦”)的人士說,除密集檢查外,接入網聯、備付金100%上繳央行等工作也在穩步推進。

接近整治辦的人士稱,如果屢教不改,繼續出現大額罰單,“不排除監管層提前清理牌照的可能。”

密集處罰

“給無證機構提供交易接口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仍將是下階段的整治重點。”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素珍說。

這其中,大機構因商戶眾多更容易“爆雷”。“因時間、人力和資金的限制,很難對百萬家商戶一一核實信息準確性,一些商戶提交的資質也很難看出破綻。”一家大型支付公司人士說,加強資質審核已提上日程。

小額處罰數量更多。多位受訪人士稱,今年的處罰相比往年更密集,涉及機構更廣泛。不過絕大多數罰單金額都在10萬元以下,主要是未按規定保管相關資料、未按規定建立有關制度辦法或風險管理措施、未按規定存放和使用客戶備付金等問題。

2017年開始,央行對支付機構的合規情況加大了檢查力度,當年開出罰單共109張。以上海地區為例,開出49張罰單。檢查延續到今年,上半年現代金控已被處罰4次,易生支付也已收到3次罰單,通聯支付也連遭2次處罰。

整治仍將持續

央行支付司發佈的《2018年重點抽查工作指導意見》明確了後續檢查的時間表,抽查/突擊檢查以及總結、處罰將延續全年。

一大波罰單也正在路上,被處罰的或將不乏行業領頭羊,也或將不乏數千萬的大額罰單。“10萬元以下的罰款震懾作用有限。”前述大型支付機構相關人士說,在支付機構尚未完全接入網聯時,被罰次數越多越影響聲譽,銀行等清結算機構可能暫停其支付通道,對牌照續展會產生影響。

對支付業尤其第三方支付的新一輪整頓,檢查只是部分內容,狠抓賬戶制度改革政策落實,優化企業開戶服務,做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工作,也是當前的工作重點。

“強監管之下,與支付相關的業務制度不斷出臺,降低了監管套利空間。”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說,但與快速發展的行業情況相比,仍有較多工作要做,如市場退出機制、懲戒網絡犯罪、消費者權益保護、客戶信息管理等。

專家認為,當前支付機構仍存在較多問題,違規經營多,風控水平低,盈利能力差。支付市場也亟待整頓,持牌機構無序競爭,無證經營狀況仍大量存在,詐騙活動也呈上升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