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太行山山地受拒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河流的切割,多橫谷,當地稱為「陘」。陘,即山脈中斷的地方,為太行山區通往中原的交通重要孔道,古有「太行八陘」之稱。太行八陘有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等。

軹關陘、太行陘、白陘合稱南三陘,是自古來山西與中原之間的要隘。白陘起自河南輝縣,途徑薄壁鎮、橫水河、平甸、陵川,至高平後與太行陘交匯,最後到達長治(上黨),全程二百餘里。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陘”都由公路所取代了。其中山西陵川縣的X761公路雙底村以南和橫水村以北可能就與原來的白陘重疊。我們要去的就是那段不重疊的白陘古道。據說目前在“太行八陘”中保存最長的一段古道就在這裡。古道總長五公里,由古棧道和七十二拐兩部分組成。

白陘的具體位置我們也不很清楚,只知是在黃圍山景區內,因此直接來到黃圍山景區。大冬天景區沒有遊人。景區門衛熱情地告訴了我們白陘的位置。我們按照他指的路線回到剛才上山的岔口,然後走X761公路向南沒走多久就見到了路右側的白陘古道的入口。可能由於冬季少遊人,售票處鎖著門。我們把車停在路邊的停車場(就我們一輛)開始上山,所謂上山其實就是爬了個坡,沒走多遠地勢就平緩了,這就是古棧道。棧道是由石頭鋪就的,起伏不大,修在山腰上,順著山形拐來拐去。只見公路與我們漸行漸遠,並且漸行漸低,這說明我們與公路的相對高度越來越大,我們在平行而路在下坡。大山裡只有我們一行,陽光很充足,風也不大;樹葉沒了視野也更開闊了,除了少了些綠色外,大山依然壯觀,盡顯太行山的雄奇。我們先後經過了念夫橋、古道客棧、仙人寶座、天目明窗和石門鎖鑰等景點。在Lejiawan的堅持下我們一直走到七十二拐。七十二拐是利用山峽地形,採用“72”拐的構築形式,也就是將若干“之”字形路從上到下連接起來,以解決200—300米的落差高度。當時的商人馬隊就是從這裡上山進入山西腹地的,也是從這裡下山來到中原的;現在古道上還留存著多處馬蹄印。據稱其設計和施工之巧妙在我國獨一無二。也正是Lejiawan的堅持才使我們親身感受了一下這個獨一無二。我們完整的走完了白陘古道,用時近三個小時。

山下是雙底村。我們原計劃從雙底村沿公路走回停車場。雖然是公路但由於是上坡,所以預計用時得一個半小時,這可能會影響後邊的行程。因此準備在村裡僱個車把我們送回去。在與村民商議時,村民告訴我們這裡有票車(公交車),一會兒就有一輛經過。果然沒等多會兒票車來了,沿著峽谷一路上坡把我們送回了停車場,每人才2元。如此順利出乎預料皆大歡喜。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1·白陘古道入口(此處與公路等高)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2·由此上個小坡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3·上坡後古道很平緩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4·念夫橋·後人將水渠建在了古橋上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5·古道就在山腰上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6·古道依山就勢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7·公路與水渠離我們漸行漸遠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8·沿著古道蜿蜒前行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9·點綴山色的鴛鴦亭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10·陡峭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11·古道客棧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12·剛才進來時還平行的水渠跑到下面去了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13·壁立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14·觀景臺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15·仙人寶座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16·懸崖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17·層巒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18·天目明窗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19·石門鎖鑰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20·溝壑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21·水墨山崖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22·皴染巖壁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23·山下良田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24·圍屏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25·當年的毛主席語錄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26·七十二拐第一拐(從上數)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27·清嘉慶十八年界碑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28·從此山峽下到山底需走72拐,落差200—300米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29·古道上留下的馬蹄印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30·72拐正對一座孤山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31·下山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32·七十二拐古道上留下的數字標記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33·72拐介紹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34·白陘古道出口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35·最後一段山路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36·72拐全貌(同伴提供特致謝)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37·山下村舍

太行山上——太行白陘古商道

38·山下雙底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