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投睿eToro:空客達成新收購抗擊波音

本月1號,空客跟龐巴迪簽訂的C系列飛機合約正式生效

,這是空客擴大美國市場的重大一步,而美國市場則是它的死對頭波音的大本營。

e投睿eToro:空客達成新收購抗擊波音

e投睿eToro:空客達成新收購抗擊波音

圖片來源:e投睿eToro 數據截止於2018年7月5日

這次的收購協議是在去年10年達成,空客僅僅用象徵性的1美元就獲得了龐巴迪50.01%的股份,而龐巴迪和魁北克投資公司則保留分別為34%和16%的股份。

龐巴迪正式進入後,空客計劃新增兩條產品線,主要生產100座到150座的飛機,並預計在未來二十年生產6000架新客機。龐巴迪的C系列客機在市場上達到了領先水平,而這一場收購將助力空客打開美國市場。龐巴迪C系列科技在16年的產量僅僅是7架,雖然在17年將產量提升到17架,但是離空客的目標還很遙遠。想要爭奪波音在美國的地位,產能問題將是空客在未來面臨最大的挑戰。

龐巴迪在最初推出C系列客機的時候主要想要吞噬一部分空客和波音的市場,但是實力的問題導致它無法按時交付訂單。

跟空客直接選擇收購龐巴迪不同,波音在2016年選擇起訴龐巴迪公司。

當年,龐巴迪公司向美國的達美航空出售75架CS100客機,並將在2018年春季交付。波音因此指控龐巴迪公司是因為獲得加拿大政府的補貼,才能夠以低價進入美國市場,並認為這對於美國航空業將造成打擊。

e投睿eToro:空客達成新收購抗擊波音

最初美國商務部認同了波音的指控,裁定將徵收龐巴迪高達300%的離譜關稅。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今年年初一致投票決定對龐巴迪的指控不成立,並駁回了商務部此前的裁決。龐巴迪C系列科技進入美國的一大障礙被掃清。

波音這次的起訴更像是報復性行為,因為它也曾嘗試購買龐巴迪的C系列客機,卻在競購中敗給了達美。這種行為最終也推動了龐巴迪和空客合作。

美國的航空市場是出了名的高利潤差服務,這是由於市場被四家航空壟斷,分別是美聯航、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和西南航空。

各方都在默契中提高價格,雖然北美航空業預期的需求增長只有2.4%,在全球各地區增長最慢,但是它的利潤卻最可觀。

擴大在美國的航空市場的勢力,這對於空客來說,是跟波音競爭的關鍵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