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反的刘强东,与马云的格局战到了亮剑的时候

前阵子和一个同行交流,他说你有没有觉得京东的发布会在今年特别多。

我说是。上一个发布会这么频繁的公司,我记忆里还是在2016蒙眼狂奔的乐视,当然用老贾类似老刘太不恰当了。老刘多踏实,老贾就多浮夸,完全两个极端。

但是老刘比较鸡贼,发布会一般都在亦庄总部的大厅开,我家住北五环外,大多数会不得不放弃,想到为此损失的车马费,加起来肯定不是一个小数字,心里非常痛。

比如11月1,上午下午又各自一个发布,我又没去成。上午好像是京东的业务延伸到汽车后市场,继续老刘原来提过的“无界”战略,下午是京东3C的发布,老实讲,我还没时间仔细消化,再联系到以前的房产啊,时尚啊什么的,真的也是眼花缭乱的感觉呢。

但终归应该还是有脉络可循。

刘强东从1998年创业,到今天20年,我说干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做电商,但不做纯平台化的电商。马云的淘宝也不是纯粹的平台化,人家有支付宝为核心互联网水电煤。

刘强东没有支付宝,所以他从自营开始做,把货源牢牢抓住自己的手里,把货源牢牢抓在手里,其实也就意味着把顾客和厂家的关系牢牢抓在手里,这意味着牢固的流量与资源。

当然,这还不够,老刘坚持京东自己做仓储和物流体系,最初一波互联网的爆发是以轻资产为核心的,老刘在当时简直是逆潮流而动,但是在今天看,物流带来的不只是客户体验,还有企业背后整个的基于物流世界的数据和IT能力。

以工业时代产品和产品,能力和能力之间有大壁垒,干什么就只能挣什么钱的思维看,自建物流不合适;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壁垒被消解,能力可以叠加能力,衍生服务,单项指标可能不挣钱,但组合指标就可能挣大钱。

我最近采访寺库创始人李日学,他说奢侈品生意,一定不能做贸易贩子,那会把自己做死,因为你挣得是辛苦钱,你要有能自己掌控并且能带来客户的东西。我深以为然,其实不只奢侈品,做电商也差不多。

一个支付宝塑造了淘宝那么多年的核心竞争力,刘强东没这么好运,就把在物理世界能抓住的东西全部抓住,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开始融合了,你基于物理世界的努力可以开始衍生出数据或者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了,你就有了资本。纯平台公司看似爆发力强,但后期的成长一定是有瓶颈的。

所以,京东今天到处赋能的底气就是自营电商+物流打下的基础。京东金融很强大,然而是衍生品。我不认为这是京东的家底层面的业务。

中国过去二十年的电商发展,如果只考虑消费端,其实已经差不多到头了,或者说天花板,大家都看得到。所以有战略格局的企业其实已经开始布局下半场。

上半场对C端,下半场对B端。B端再影响C端。这是中国特殊的国情:消费者被培育的太好,消费意识也太好,但基于实体的零售服务还太差,或者说如果他们本来就特别好,可能也没电商什么机会了。

老贾别的不说,但是给中国商业真正贡献了一个好词:生态化反。企业要怎么抓住那些B端?要靠内部资源的打包与协同,然后整体输出自己的能力。

比如你看整个蚂蚁金服在2017年都在给小微商家推收钱码,围绕收钱码可以提供一系列如保险,贷款,理财的金融服务;京东呢,新通路事业部正如火如荼的招募小超市,给小超市提供整体的供应链和大数据服务。

3C也好,时尚也好,汽车后市场也好,消费者网络购物的习惯不用培养了,线下购物与享受服务的习惯倒是又应该培养了。以后是找到每一个垂直行业,进行场景化改造然后推动消费升级的时代,刘强东说无界就是这个意思。在后台各方势力与资源的融合要真正达到无界,来驱动消费者消费升级,真正告别上一个20年,打折与补贴刺激的20年。

所以为什么京东今年会多,一是京东积累的能力到了这个程度,再不开辟新的战场,能力就要溢出了,这对企业是巨大的浪费,有战略格局的企业家不会干坐着看;

第二是消费时代变了,我们在电商发展绕过去的路,现在要补回来,而且带着先进科技补回来;

第三是刘强东个人的野心和格局,我相信他内心是有对标马云的执念,现在可能还差点,但未来可期。

就比如前两天,马云宣布自己参演了一个号称弘扬传统武术的电影,京东宣布在亦庄引入了一整套优质的教育资源,你会更喜欢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