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率2萬遠征軍,歷時114天穿越此山,只有2000人活著走出來了

1942年,中國遠征軍第5軍軍長杜聿明,率領2萬多名士兵,進入了緬甸北部的一片原始森林,歷時114天,最後只有2000人活著走出來了。這裡我們可以算一下,平均每天死亡131人,每公里死亡23人,死亡率高達86%。

杜聿明率2萬遠征軍,歷時114天穿越此山,只有2000人活著走出來了

這片魔鬼森林名叫野人山,又名克欽山區、枯門嶺、胡康河谷山,位於緬甸最北方,中國、緬甸和印度的交界處,是密支那以北一片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再往北就是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

這裡瘴氣濃重、山巒重疊、林莽如海、樹林裡沼澤綿延不斷、河谷山大林密、豺狼猛獸橫行、瘴癘瘧疾蔓延,被認為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地方。直到2009年1月為止,野人山區大多還是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

那麼,杜聿明所率領的第5軍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呢?1942年4月,緬甸盟軍統帥部決定,以曼德勒為依託,集中中國方面三個整軍和英國方面五個整師,共計25萬人的優勢兵力與日軍決戰。但由於同盟國之間這種不牢靠的戰鬥友誼,斷送了這場匆匆拼湊起來得的大會戰。最後,曼德勒會戰也因為各種原因流產。

杜聿明率2萬遠征軍,歷時114天穿越此山,只有2000人活著走出來了

而事實上,自曼德勒潰敗後,1942年5月1日,中國遠征軍接到撤退的命令。於是,在緬甸的大約9萬多名(最初10萬,戰鬥犧牲了一部分)中國遠征軍,面臨著如何安全撤離的問題。

當時撤離的路線一共有5條:

第一條:英帕爾路線,英軍史迪威司令部和孫立人的新編第38師,都是從這裡取道安全撤退到印度。

第二條:葡萄福貢路線,新編第96師殘部繞過密支那,經過孫布拉蚌、葡萄,從雲南福貢回國。

杜聿明率2萬遠征軍,歷時114天穿越此山,只有2000人活著走出來了

第3條:滇緬公路沿線,第5軍軍部部分第200師和第66軍的新編28、29師殘部。

第4條:景棟路線,第6軍第93師暫編以及第55師和第49師殘部。

第5條:野人山路線,第5軍軍部和新編第22師殘部。

然而,在這次複雜混亂的大撤退中,最悽慘、最艱苦、最漫長、死亡人數最多的就是杜聿明所率領的第5軍走過的野人山撤退路線。那麼,為什麼杜聿明不走其它的路,選擇冒險闖入了這片被稱為死亡魔窟的原始森林呢?

杜聿明率2萬遠征軍,歷時114天穿越此山,只有2000人活著走出來了

當時,日軍集結了大量兵力圍殲撤退的遠征軍將士,頭上是飛機的轟炸,後面是日軍的追擊,東邊的回國之路則已被日軍截堵。部隊面臨兩難,要麼以難民身份撤往印度,要麼往北邊的野人山繞路回國。最後,杜聿明按照蔣介石的指示選擇穿越野人山回國。

穿越此山之前,戰士們以為野人山是天然屏障,部隊進了森林密佈的山裡,日軍就沒有辦法攻擊了,而且山裡可能還有野果和野味充飢。然而,進入野人山後才發現,這裡真的是魔鬼居住的地方。

大批的士兵在行軍途中因為飢餓、中毒、疾病等不斷掉隊,不斷倒下,還有很多人在睡夢中停止了呼吸。這些士兵的遺體在路邊隨處可見,被暴雨沖刷後瞬間變成白骨。

杜聿明率2萬遠征軍,歷時114天穿越此山,只有2000人活著走出來了

6月初,可怕的雨季來臨,野人山一片汪洋,唯獨小鎮新平洋如同一個孤島。原本一路掙扎的中國士兵希望在此休養生機等待雨季過去,但軍長下令繼續前進。就這樣,陷入絕境的中國人可以說是遇到了沒頂之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