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散多年的亲兄妹,更容易一见钟情?这不是狗血,是基因的吸引力

在很多狗血的肥皂剧里经常能看到两个爱得死去活来的年轻男女,最后却被父母告知两人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妹,从传统方面来说,亲兄妹结婚那绝对是不行的,这有背道德伦理,而从科学的方面那就更不行了,法律规定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是不能结婚的,因为基因的关系,近亲结婚生出来的孩子有很大的几率会出现各种无法预知的先天性疾病。

失散多年的亲兄妹,更容易一见钟情?这不是狗血,是基因的吸引力

肥皂剧的这些桥段只不过是为了博得观众的同情,骗取收视率的一些虐心手段,而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能说没有,但一定不会多得烂大街。但是如果真的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妹或者亲姐弟第一次见面时很可能会出现一见钟情的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远比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陌生人高很多,因为这就是基因的力量,学名称之为“遗传性性吸引”。

失散多年的亲兄妹,更容易一见钟情?这不是狗血,是基因的吸引力

一般来说人们都会对和自己长相相似,性格相似,习惯相似,行为相似等等的人更有好感,更值得信赖,彼此之间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人们在寻求伴侣的时候潜意识的喜欢那么和自己非常相似的人,我国有一个词叫做“夫妻相”,也很好的说明了,人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相处。人海之中人们长相各异,性格也完全不尽相似,有些甚至是天差地别。然而血缘关系越亲密的人往往性格越相似,长相差异也不大,兴趣爱好都差不多,非常符合人们的择偶观,所以一旦偶遇,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在所难免。“遗传性性吸引”不仅发生在失散多年的兄妹或者姐弟之间,还会发生在爷孙或者父女之间,因为子女的身上往往会遗传自己配偶的一些特征,所以他们的潜意识里会把对方误认为是自己的另一半来疼爱。

失散多年的亲兄妹,更容易一见钟情?这不是狗血,是基因的吸引力

但是“遗传性性吸引”只会发生在长期没有在一起生活的亲人之间,比如从小就被领养或者失散,而从小就生活在一起的兄妹、姐弟或者父女之间所产生的感情又是另一种亲情,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即使逼迫他们之间发生那样的事情,在心里上也会非常的排斥甚至厌恶,这就是"韦斯特马克效应",也是大部分动物的本能使然,如果一个族群里都是近亲繁衍,势必会让族群退化,最后走向灭亡,所以在动物的本能里面是排斥这种做法的。

失散多年的亲兄妹,更容易一见钟情?这不是狗血,是基因的吸引力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亲兄妹或者姐弟结婚的呢?林子大了自然什么鸟都有,美国50岁女子Debby Zutant和36岁的老公Joe Burns就是一对失散多年的亲姐弟。Debby在出生时她的父亲才15岁,所以不得不把她送给别人领养。12年后Debby的父亲遇到了Joe母亲,后来他们有生下了Joe Burns。在Debby35岁的时候她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当时他的父亲孤身一人,还出了车祸智力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她的父亲仍然记得有她这么一个女儿,并且还告诉她,她还有一个弟弟。2004年的时候Debby经过熟人的牵线和弟弟在酒吧见了面,谁知两人一见钟情,虽然知道彼此的身世,但是依旧无法自拔的陷入了爱河,他们挣扎过,痛苦过,但都无济于事,最后他们选择了在一个无人认识的小镇上一起生活,2015年他们顺利的注册了结婚证,因为姓氏不同,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不过至今他们都没有准备要孩子的打算。Debby说,他们是成年人,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过为了彼此,他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失散多年的亲兄妹,更容易一见钟情?这不是狗血,是基因的吸引力

德国一对失散多年的亲兄妹,帕特里克和苏姗也是一对夫妻,他们还有着4个孩子,不过都被人领养了,因为苏姗的丈夫帕特里克正在为他们的乱伦行为付出代价——坐牢。当帕特里克被问及是否后悔的时候他却摇了摇头表示:乱伦罪并不能改变他们的情感,只要他们能够在一起生活,付出怎样的代价他都能接受!

失散多年的亲兄妹,更容易一见钟情?这不是狗血,是基因的吸引力

特别提醒:虽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非常渺茫,但是在交女朋友或者男朋友的时候,还是需要谨慎,要不然哪天冒出个失散多年的妹妹或者哥哥就真的狗血了。那么你对于失散多年的亲兄妹和亲姐弟结婚持何种态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