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就像鬼,常聽說沒見過

愛情就像鬼,常聽說沒見過

最近看到了一個網友的評論:愛情就像鬼,常聽說沒見過。覺得有點觸動,便查了出處。是2014年電影《北京愛情故事》的經典臺詞,原句是:

愛情就像鬼,誰都聽說過,但誰也沒見過

這或許是很多人情感生活的寫照。

1.

昨天聽到一件事,讓我無法釋懷。

一個男人和女朋友談了四年的戀愛,男人是軍官,女人是教師。情感和諧,職業相配,雙方父母見了面,準備結婚。男人卻在此時提出了分手,原因是男人發現了女朋友的腿上長了一塊蘚,怕是病。女人或者現在都不知道分手的真正原因。

有時我們以為的深愛不過是將就,波瀾未起,卻已散開。

就像大學畢業時的一對對情侶,未曾說過分手,已坦然各奔東西。

也許那句臺詞是對的。

愛情是一種縹緲的東西,它被人歌頌,卻不貼近生活。

愛情就像鬼,常聽說沒見過

愛情天梯

2

直到我看到了一則多年前的新聞,讓我相信我們未遇到的愛情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真真切切的存在著。

在2001年,一個探險隊來到深山裡探險,偶然發現了一個很長很陡的土臺階,臺階表面凹凸不平、坑坑窪窪。一階一階爬上去,到了叢林深處。發現了兩位老人,獨居在深山裡,他們過著原始的田園生活。土房簡陋卻十分結實,屋裡擺放著老式的櫃子。夜裡,小小的煤油燈在深山中發著暈黃的光……

他們究竟為何在叢林深處紮根呢?

那是60多年前的一天,街上鑼鼓喧天。一個六歲的孩童鼓起勇氣來到了新娘的花轎前,讓新娘摸一摸他的門牙。因為當地有個習俗,掉了門牙的孩童,只要讓新娘摸一摸門牙,牙就會很快長出來。新娘從轎子裡伸出一個手來,放到孩童嘴裡,孩童十分緊張,不小心咬到了新娘的手指,新娘掀簾看了孩童一眼,孩童呆呆地看著美若天仙的新娘。

沒想到只一眼便看出了一世的緣分。

那年,孩童6歲,新娘16歲。

村裡人有時逗孩童說:你長大後想娶什麼樣的新娘啊?孩童想都沒想地答道:要娶像徐姑姑那樣的新娘,這個念頭隨著歲月的流逝越發清晰。

新娘26歲時,丈夫因病去世,婆家說她剋夫,她便獨自拉扯著四個孩子,經常飢一頓飽一頓,生活窘迫。當時的孩童此時已長成了16歲的壯小夥,經常幫她擔水、砍柴、做家務,就這樣照顧了女人四年。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閒言碎語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於是1956年8月的一天早上,村裡人發現她和四個孩子不見了,同時失蹤的還有一個19歲的青年。

他們來到了深山裡砌了個土房,開墾了幾畝地,過著“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生活。當初的孩童就是如今的男人叫劉國江,新娘就是如今的女人叫徐朝清。

搬到深山裡後,劉國江怕山路陡峭,妻子會摔倒。於是用了五十多年的時間一個人鑿了6000多級臺階,鑿爛了20多把鐵鍬。臺階修好後,徐朝清已年過半百,行走不便,一輩子也沒走過幾次。而階梯成了他們愛情的見證,被後人稱為愛情天梯。

如今兩位老人早已離世,他們的愛情卻隨著階梯一級一級蔓延、流傳……

愛情真的可以跨越年齡、世俗,經久不衰。

愛情就像鬼,常聽說沒見過

那次海嘯

3.

2011年3月11日,25歲的高松裕子海嘯遇難,至今沒有找到遺體。裕子在海嘯中發信息給丈夫高松康雄“你還好麼?我想回家

”。

之後,再無音訊。

高松努力尋找裕子,沒有任何發現。

多年之後,高松仍無法釋懷。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潛水員在尋找失蹤人員,他便想:如果我也這樣做,也許可以把裕子帶回家。

於是,2013年56歲高齡的他是學習潛水。海底情況複雜,潛水非常危險,但是高松仍堅持潛水,已潛水一百多次,每次可以持續40到50分鐘,他不停搜尋遺體,也搜尋錢包、衣服、首飾與妻子有關的一切東西,至今沒有收穫。

高松說:“我知道這很難,但這是我唯一能做的。在海里,我覺得離她很近。

法國作曲家西爾萬.吉內聽說了高松的事後,為他做了一首曲子名字叫《高松裕子》。高松常常聽這首曲子,在開車時、睡覺時、跑步時。有人問他:這首曲子是不是讓他記起了與裕子有關的事。他說:沒有,因為我從沒有忘記過一點一滴。

如今60多歲的他,不知是否還在堅持尋找妻子的遺體……

愛情不一定是相伴,或許是思念。愛情可以跨越生死,經久不衰。

4.

有許多人談過戀愛卻沒有遇到過愛情,有時會疑惑卻不再尋覓。

愛情或許是劉國江和徐朝清的跨越年齡、遠離世俗的長相守,或許是高松和裕子的跨越時間、超越生死的苦思念。

不必追問愛情的模樣,直到它出現在你的生命裡;不必焦急愛情何時到來,至少證明它存在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