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記」成「大當家」——記劍河縣久仰鎮久敢村第一書記潘明英

“轉眼間,我在久敢村工作已兩年多時間了,心裡感觸頗多。雖然從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裡一名普通的黨員幹部轉變為基層農村第一書記,工作環境和對象都不同,卻肩負著組織的重託,使我身上的壓力和責任更重,由此更加鼓起勇氣,懷著滿腔熱血去履行黨和政府交給的任務。”這是久仰鎮久敢村第一書記潘明英在縣衛生計生局工作經驗交流會上說道。

潘明英,女,1963年9月出生,1987年11月參加工作,199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6年4月作為劍河縣衛計局選派到久仰鎮久敢村第一書記,一駐就是兩年多。

久敢村在久仰鎮屬於大村寨,由久敢、黨敢、巫略三個自然寨組成,共12個村民小組357戶153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41戶,586人,孤兒3個,五保戶3戶。全村共有黨員39人,村兩委成員5人。在村支部書記的帶領下,基層組織建設得到不斷完善和加強。

“看見久敢村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村級班子軟弱瘓散,制度不健全,經濟結構單一,農民增收無望,致富無門,是全縣深度貧困村之一。”寨與寨之間距離較遠,從久敢大寨到黨敢、巫略距離各是8公里,巫略需要上下坡,行走不便,如何帶領村民走上致富之路,潘明英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為了當好第一書記,不辜負單位、鄉黨委政府和村裡廣大群眾對她的期望,她時刻不敢鬆懈,把提高自身素質作為工作的先導。認真學習上級關於當前農村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掌握工作的大方向。認真學習農村工作法律法規和黨章黨規,認真開展聯繫群眾實踐活動,在實踐中落實依法治村目標。認真學習村級業務知識,掌握為村民服務的本領。認真加強思想和作風建設,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作風上與上級保持一致,誠誠懇懇做人,老老實實幹事,履職上時刻增強自己的責任感、使命感,把加快久敢村的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駐村後,她在村“兩委”幹部的幫助下,在廣大村民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入戶走訪、開座談會、實地調查等多種形式進行了村情民情調研。“我每月駐村時間不少於20天,駐村工作就是第一要務,從來不因別的工作而請假。”潘明英同志堅守崗位,認真履行駐村工作紀律,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在駐村期間沒有因疏忽而違反工作紀律。

為了紮實推進駐村工作,她積極進村入戶,深入走訪群眾,制定個人幫扶計劃,建檔立卡進行管理。兩年來多次走訪久敢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41戶586人。培訓黨員幹部群眾和召開各項會議90餘次2321人次。幫助謀思路出點子12條,協調項目9個,辦實事好事31件。

“希望村裡老師有一個安全穩定的教學環境。”潘明英總是惦記著。村教學樓已修建多年不能使用,存在隱患,經支部研究後,進行了拆除。久敢村老師宿舍樓修建3年來沒有完工,還停工半年之久,經潘明英向相關領導反應並多次與教育局協調加快辦公樓施工,於2016年6月勝利完工。

2017年2月,肖金城縣長來到久敢村調研,潘明英向他申請建設久敢村停車場,得到他的同意。立即申請縣發改局爭取得了停車場項目20萬元,但在選址中存在了困難,為了不浪費向發改局得到項目資金,經村委會決定將項目資金轉移到黨敢自然村,經進行選址後,於3月開始動工,同年6月底就順利完成,並驗收合格。

久敢自然寨人口眾多,有個好的籃球場是他們的夢寐以求,於是,她組織村組幹會議討論,申請縣教育局同意後,與學校協商拆除久敢老教學樓,與村民商討拆除糧倉,於2017年8月開工,11月順利完工。黨敢自然寨也同樣沒有籃球場,建設大約需要18萬元資金,資金沒有著落,很頭痛,因這個自然村只是一個小組沒有學校,無法向教育局申請資金,只有與鎮領導協商,用該村一事一議8萬元資金來進行修建,餘下的資金向政府和縣衛計局申請及社會青年自籌了8萬元資金,2017年底基本完成,目前球場護欄正在完善中。建設巫略自然村活動室、涼亭,經選址後,拆除了舊活動室,在原址重建,共投資13.44萬元,已於2017年11月完工並通過項目驗收合格。建設久敢村衛生室,投資30萬元,於2017年10月開工,2018年7月完工,目前衛生室門前路面和下水道正在完善中。還向衛計局申請資金完成久敢自然寨活動室、牛打坪維修建設、購買宣傳喇叭9個、功放機2個和消防器材等。

潘明英與村“兩委”多次與縣交通局和公路局協調,開通了久敢路口至久敢村6.1公里的水泥路和護欄。久敢村由於一直以來沒有開通閉路電視及網絡,信息閉塞。組織村委會研究後,多次與縣廣電局、聯通公司、移動公司進行協調獲得支持。於是在村裡召開組長會議,在群眾中積極宣傳,到2017年11月開通電信網絡50餘戶、聯通網絡19戶,閉路電視實現全履蓋。

“奔赴小康、不忘健康。”潘明英總是不忘村民的身體健康狀況。在她積極組織推動下,2017年1月24日由縣衛計局、博康醫院和紅十字康復醫院組成25人的義診團開展“送健康進山下村”主題義診活動走進久敢村。為久敢村近300名村民進行免費健康體檢,並送去價值500餘元的常用藥品。在診斷過程中,還為有需要的患者指導了下一步的診療方案,為群眾講解宣傳冬季預防急性病的知識。在義診現場,還向當地群眾發放棉衣、褲子等生活物資。義診活動結束時,博康醫院院長張正賢準備了14200元現金,向久敢村71位70歲以上老人每人發放了200元慰問金,得到大家的歡迎。“我們生活了幾十年從沒有人上門來給我們那麼多錢和看病,感謝我們的好書記。”老人握著潘明英的手熱淚盈眶。

潘明英為了美麗鄉村建設,積極發動群眾響應“村級清潔風暴”行動。為做好村級公共衛生,烈日當空帶領黨員、村組幹在村裡整髒治亂,將村前屋後特別是牛打坪旁存放了幾十年的垃圾一次又一次的進行清理,使村裡的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為了豐富村裡的娛樂活動,陶冶大家的情操,潘明英向衛計局裡和其他單位申請資助金費,舉辦了“2017年久敢村首次三八婦女節”“久敢村春季扶貧攻堅”“春節籃球比賽”“2018年久敢村首次八一建軍節活動”等幾次大型活動。

兩年來,為了久敢村的群眾福祉,潘明英積極向縣衛計局和其他單位協調資金共100餘萬元投入村裡建設,深受廣大村民的歡迎。

“潘書記對我們很好,到處給我們找資金幫我們發展生產,還多次與衛計局領導、紅十字會和各股室黨員幹部對我們貧困戶進行了慰問,送上各種生活慰問品,鼓勵我們要樹立生活信心。”貧困村民不啻一次地說。

村裡目前已成立劍河縣久敢村貧困戶回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1個。潘明英積極協調縣計生協會在村裡開展貧困戶蜂蜜養殖項目,協助領導一起帶領貧困戶前往銅仁市專業基地培訓,現有2戶撐握了有關技術並簽定了協議,40箱蜜蜂已到位,為村民帶來了致富的希望。

潘明英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雖是“小書記”,但日夜操勞著村裡的“家務”,其實已是久敢村的“大當家”。(作者姓名:潘志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