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初心鑄就偉業,使命呼喚擔當。近年來,觀山湖區委、區政府按照中央、省、市相關工作部署,充分發揮我區在資金、市場、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切實以產業幫扶、項目幫扶、教育幫扶、醫療幫扶、金融幫扶、社會幫扶“六大幫扶”為主要內容,全力推進區內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還先後對黔東南州劍河縣、黔南州長順縣、銅仁市萬山區等地開展對口幫扶,脫貧攻堅工作內外“開花”、碩果累累。


時值2019年末,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為了展示和宣傳全區及幫扶地在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實在成效,觀山湖區融媒體中心推進宣傳報道“走轉改”,將筆頭、鏡頭對準脫貧攻堅工作和基層一線,特別策劃“記者走基層”主題宣傳報道,派出多路記者深入基層,到鎮、村蹲點開展紮根基層系列脫貧攻堅先進典型深度報道,分赴對口幫扶地開展脫貧攻堅採訪報道,以點帶面、生動形象地展現我區及對口幫扶地脫貧攻堅戰場上廣大幹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幹、齊心協力奔小康的鮮活故事。


觀山湖區對口幫扶劍河縣脫貧攻堅走筆


自2016年結對幫扶以來,觀山湖區切實擔負起省會城市核心區的政治擔當,發揮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的幫扶作用,積極主動深入劍河縣開展多角度、全方位開展幫扶工作,全力助推劍河縣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為全省奪取脫貧攻堅戰全勝作表率、走前列、做貢獻。


打通產業路,幸福上門來

“觀山湖區幫助村裡修建的這條‘產業路’剛一修通,立馬就有企業聯繫村裡說要‘搞項目’。”劍河縣革東鎮寶貢屯村支部書記劉永倫面對記者,言語中難掩激動之情。寶貢屯村是劍河縣的深度貧困村,山高、谷深、路陡,交通的極其不便讓這個放眼皆綠的村子保持著山林的“原生態”,也讓村裡脫貧攻堅變得“道阻且長”。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寶貢屯村


要致富,先修路。2019年觀山湖區投入139萬元幫扶資金用於寶貢屯村林下經濟與機耕道建設,幫助寶貢屯村打通自己的“產業路”,讓村裡脫貧致富“路在腳下”。“以前林地全部都是荒棄的,沒有利用上,自從通了這條‘產業路’,蠻多企業老闆打電話過來給我們村裡面協商溝通要搞項目。”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產業路”


據劉永倫介紹,目前有兩個公司已經進入寶貢屯村,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三千畝左右林地用來發展林下養雞,每畝林地30元錢一年,惠及140戶左右農戶,同時通過每出欄一隻雞村集體、農戶分別分紅4毛錢與6毛錢,讓村集體、農戶得到實在收益,讓脫貧致富更有底氣與盼頭。讓數千畝多年“無用”的青山變成了村裡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林下養殖小香雞



“這個‘產業路’真是千值萬值,給咱們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修路修到點子上,荒山老林變寶藏。農戶通過流轉土地獲得流轉費,並且還能通過雞出欄分紅受益,脫貧致富指日可待,

“林地現在有五千多畝,才用上一半,以後儘可能要擴大規模,爭取讓更多的村民在‘產業路’搭上‘致富快車’,奔向幸福小康。”劉永倫信心滿滿地說。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當地熱情的村民


“產業路”經過每一座山,不僅讓林下養雞有了發展契機,林下仿野生黑木耳種植也迎來發展的機遇。食用菌是劍河縣的“一縣一業”,“把劍河建設成貴州食用菌菌種研發、制種基地以及全省中高端食用菌生產大縣”這一目標可謂是滲入了劍河縣的每一個村寨。



寶貢屯村在“產業路”修通後,適時地登上了這輛發展快車。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寶貢屯村黑木耳種植基地


寶貢屯村黑木耳種植基地佔地20多畝林地,覆蓋貧困戶30餘戶,陽光滲透下來,灑在白色的菌棒上,長出村裡朵朵致富的希望。“這個木耳產業項目每天有貧困戶將近30個人來這裡做活,每天有80元到90元的收入,讓咱們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有工作,覆蓋的貧困戶沒有來幹活也有分紅。”村興旺合作社副理事長劉躍兵介紹道。作為土生土長的“村裡人”,他深知以前村裡想要發展食用菌種植的艱難,“以前道路交通條件不便,菌棒都搞不進來,更不用說引入企業。現在路通了,一切都不再是問題。”

修通“產業路”,村民才能富。“下一步我們寶貢屯黑木耳種植基地,還要繼續擴大規模。把路修到每一座山,把發展的面積擴寬,只有發展起來才對老百姓有利。”劉躍兵說。


據悉,自2016年以來觀山湖區陸續投入資金446萬元用於幫助劍河縣南哨鎮老寨村、革東鎮寶貢屯村、皆翁村等貧困村路面硬化、機耕道、通組路等道路交通建設,攜手劍河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致富之路更加“好走”。


用上自來水,生活更有味


作為“中國傳統村落”之一的劍河縣觀麼鎮平下村美不勝收。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平下村


但同樣也是縣建檔立卡貧困村的平下村也有著自身的發展難處,飲水安全就是其中最為“焦人”的問題之一。山高谷深、地勢條件複雜、日常用水困難,讓人不敢隨便接近。缺水,讓全村彷彿都缺乏發展的活力。


“以前缺水的時候,每天要到村裡的水井挑兩三回才夠用,洗衣機、熱水器這些電器都不敢買。”村民楊梅英對於以前用水難的問題深有感觸。


2018年,觀山湖區投入30多萬元幫扶資金用於幫助平下村修建飲水工程,實現全村自來水“全覆蓋”。水通了,村子得到了“滋潤”。村裡人畜飲水的問題得到解決,村容村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錯落有致的屋舍,整潔乾淨的路面,在大山深處彷彿世外桃源。村主任龍明忠感慨,“以前哪有這麼幹淨,走到哪裡都感覺‘灰撲撲’‘髒兮兮’‘臭烘烘’的,現在村裡通了水,改廚、改廁、改圈的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就熱火朝天起來了,村裡環境、衛生也變得更加乾淨,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了。”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平下村如今清澈的自來水


廚房廁所窗明几淨,牲畜圈舍乾淨清潔。打開門前水龍頭,潺潺清水湧出來。“用水不需要再‘小心’,大家生活也更加放心、安心、舒心”。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劉老尼正在淘米做飯


在村民劉老尼家中,新式灶臺、入戶水龍頭、洗衣機、熱水器、沖水廁所等得以放心使用,讓這位居住在村裡飽受缺水之苦多年的老人家喜不自禁,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展示自家各個用水物件。劉老尼告訴記者,“現在用水非常方便,在家門口就有水龍頭,水又大又清亮,用得很放心。”




“這些物件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買了也只是當個擺設。現在大家逐漸有錢了,村裡也有水了,買這些物件都成了村裡的‘潮流’。”龍明忠說。


沒有了飲水的制約發展,村裡產業也就有了發展前景。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萬軍和他的兔子


25歲的萬軍,是村裡返鄉發展的年輕人。剛開始時萬軍的兔子養殖場整片山都沒有水源,每天只能從家裡面用三輪車把水拉過來,再從山腳挑上來,三四挑才能裝滿一桶水,養殖場規模受水制約無法擴大。村裡安全飲水工程建成後,沒有了制約因素,萬軍的兔養殖場有了擴大規模的契機。“雖然現在兔子只有770只,但明年這個數字將擴大10倍。現在水源方便了,我就能擴大規模,擴大規模之後我就能帶動我們平下村一起走向致富的道路。”萬軍信心十足地說道。


據悉,自與劍河縣結隊幫扶以來,觀山湖區大力投入幫扶力度。2018年,觀山湖區投入財政幫扶資金200萬元,用於幫扶劍河縣貧困村安全飲水提升工程建設,項目涉及的觀麼鎮平下村,南加鎮黨古村、新臺村,太擁鎮陽白村,柳川鎮幹榮村臺格自然寨,敏洞鄉新槐村,南哨鎮北魯村、白索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等建設。目前16個項目都已經建設完成,切實幫助劍河縣解決貧困村安全飲水,助力劍河縣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幫扶全方位,助力整縣脫貧


自2016年以來,觀山湖區除了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開展重點幫扶外,還在資金、人才培訓、產銷對接、醫療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對劍河縣開展幫扶工作,切實發揮省會城市核心區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的幫扶作用。四年來,觀山湖區的共投入1680萬元資金助力劍河縣脫貧工作。其中2016年300萬元、2017年380萬元、2018年500萬元、2019年500萬元,實實在在減輕劍河縣脫貧壓力。在人才培養及教育方面,觀山湖區接收劍河縣幹部掛職學習3個月共16人,同時多次組織教育行業專家到劍河縣學校開展指導工作,在辦學理念、學務管理、保教隊伍建設、課程建設等方面進行積極探討,交流管理經驗,增強教育扶貧協作。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平下村脫貧攻堅指揮部


在醫療幫扶方面,觀山湖區組織市第二人民醫院(金陽醫院)、相關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35人赴劍河縣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並開展義診,現場為劍河群眾提供腎內科、神經內外科、皮膚科、中醫、兒科、婦科及全科進行義診和諮詢,共為群眾義診550餘人次,諮詢人員800餘人次,發放健康包、手提袋、圍腰2500餘個(張),宣傳資料5500餘份。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健康扶貧工作隊


【脫貧攻堅】發揮“核”動力 幫扶劍河縣

貧困戶一戶一檔


同時在產品推介及產銷對接上,觀山湖區在區電商園建立劍河農特產品展示專區,並在人社局服務大廳設置劍河農特產品展示專櫃,推介劍河縣農特產品;將劍河縣農特產品、劍河旅遊在京東、貴電商等平臺上銷售並宣傳,在全區各居委會大型視頻廣告位上滾動播放劍河農特產品等廣告,並與劍河縣簽訂《農產品促銷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對劍河縣旅遊產品——劍河溫泉城進行宣傳推介。在人才輸出方面,觀山湖區在劍河縣舉辦了一期現場招聘會。同時,創新輸出模式,扭轉“以培定需”到“以需定培”的政校企合作機制,組織75人到貴州水利水電職業學校開展訂單式培訓班,真正做到“訂單”“定向”型培訓,穩定人才輸出,全力助力劍河縣脫貧攻堅。



據瞭解,2019年觀山湖區落實專項對口幫扶劍河縣資金500萬元,主要用於幫扶地產業扶持、重點民生工程等,不斷加強與被幫扶地的幫扶工作對接,助推對口幫扶劍河縣脫貧攻堅。今年,劍河縣將實現整縣貧困退出目標。現已完成6524戶、23911人脫貧標註,所有貧困村均符合出列條件,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33%下降到1.1%。截至目前,全縣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通組硬化路、村級衛生室等各項基本公共領域指標全部達到“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指標”要求,具備脫貧退出條件。

(記者:陳晉 王明元 晏艾軍 吳昌連(劍河融媒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