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申遺遭審議:「發還待議」是幾個意思?

先來說說這個要申報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古泉州(刺桐)史蹟。

古泉州(刺桐)史蹟,是公元10世紀到14世紀產生並留存至今的一系列文化遺產,分佈於以今天泉州城區為核心的泉州灣地區,包括16個遺產點,具有鮮明的海上貿易和東西方文明交融特徵,見證了“刺桐”這座古代東方大港的地位、奉獻和風韻。

古蹟申遺遭審議:“發還待議”是幾個意思?

這項包含了16個遺產點的“大項目”,昨天在第42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被審議。

多個委員國在討論中肯定了它具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所需的“突出普遍價值”。但,仍未拿到“直通車”票,委員會給出的建議是“發還待議”。

那麼,這“發還待議”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締約國需要補充有關信息後重新提交申請並接受審議——二次審核,心好累,不過還是有希望的。

據瞭解,世界遺產委員會對遺產申報項目有四檔結論:“准予列入”;“發還待議”;“重新申報”;“不予列入”。好在“發還待議”的項目一般有望在再次審議時被委員會准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那就祝福這個項目下次好運,順利通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