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为什么会那么好看?

《我不是药神》为什么会那么好看?

没人是药神,能治好这个世界。但能改变一点,总归是好的!

徐峥,我不是药神

上映首日总票房破3亿元,同时,扎实的剧作、题材的突破,演员的精湛表演,让影片的好口碑在朋友圈迅速发酵,引发全网热议,不少网友赞其为“一部有良心、有温度的好电影”。

《我不是药神》讲述的是一个保健药店老板,靠走私印度白血病特效药而发家致富后最终难逃法网的故事,但影片真正聚焦的,却是中国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都不曾解决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相信每一个家中曾有大病之人的观众在看完《我不是药神》之后都会感同身受:“这些药凭什么就这么贵?!谁TM吃得起啊!”

即使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医疗改革,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到现在所谓的多项并举,虽然花样一直在变,但我们却发现治病越来越贵了。

我想,这也是《我不是药神》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地方。

影片中的江湖大骗子张长林的那句“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道尽了中国人病不能医的辛酸和痛苦。

而片中的一位白血病患者在哀求警察不要继续追捕走私印度仿制药的人的时候,所说的话更是让每一个老百姓动容:“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领导,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朴素而让人心痛的台词,恰恰是对中国社会现实之追问的最强音。

程勇赶到医院的时候面对警察曹斌说的一句话:“他才二十岁,他只是想要活着,犯了什么罪”。看似无力的控诉,却狠狠戳到了很多人的泪点。

除了台词催人泪下是亮点,这部影片最精彩以及最大的亮点应该演员的表演了。

徐峥,他的角色可以说是将黑色幽默的喜剧元素和打动人心的现实主义融合到了一起。

在程勇身上,可以看到市井之徒的痞里痞气,可以看到人生loser的破罐破摔,同时也可以看到身为人子的责任与身为人父的慈爱,正是这种多样而矛盾的性格色彩,使得徐峥将人物塑造得特别具体。

然后,是王传君。对于他,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关谷神奇”的阶段,尤其是他那句“切腹自尽”言犹在耳。

但在这部片里,他真的是一个惊喜,他是徐峥身边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也最为悲情,是他饰演的吕受益让程勇走上了“药神”的道路,也是他的结局让程勇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王传君将白血病人演绎相当精准,无论是一开始油腻却瘦削至弱不禁风的姿态,还是在卖药的过程中唯唯诺诺却不乏风骨的脾气,到后来病重之时笑对死亡、泪流满面的样子,王传君将吕受益这样一个边缘群体人物每个阶段的心理变化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有就是周一围,我觉得他这个角色是最难表演的,在法与情之间的那种抉择与挣扎,他的眼神拿捏得很是到位。

他饰演的警察曹斌,充满了爱憎分明的江湖气息,是那种典型的非典型警察,他会在姐姐被前夫欺负之后大打出手,也会在得知“假药案”的真相之后,勇敢地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

最后,说一下杨新鸣饰演的牧师,内敛而不失有趣,畏缩又不是勇敢,时不时拽两句英文,充满了小知识分子式的魅力。

这部影片,主角演技在线,配角惊喜连连,久违的现实主义题材,全员不掉队的入骨表演,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求生欲与大爱,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人性的关怀,让《我不是药神》各个层面所呈现出的一切,都无差别渗入各阶层、各领域,让一部电影真正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利益与情感发生共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