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古商城:一樁「莫須有」冤案整垮了桐油之都

洪江古商城:一樁“莫須有”冤案整垮了桐油之都

(洪江古商城)

在湖南懷化市,有兩個叫洪江的地方,一個叫洪江市,另一個叫洪江管理區,簡稱洪江區。洪江管理區曾是原洪江市的城區。1997年,原洪江市和黔陽縣合併成立新的縣級洪江市之後,新洪江市政府駐地設到了離原洪江市城區20多公里的黔城鎮。原洪江市的城區後來改為了由地級懷化市直管的洪江管理區,但不是一級政府,地位有點尷尬。如果當年將新洪江市命名為黔陽市或黔城市,也就用不著如此費勁來解釋“洪江”這個地名了。

歷史上的湘西南商業重鎮洪江,自然是指現在的洪江管理區。雖然它已被邊緣化,但見證它輝煌經歷的洪江古商城,至今仍在。

洪江古商城:一樁“莫須有”冤案整垮了桐油之都

(洪江古商城)

洪江古商城位於湘西南沅水和巫水交匯處,始於唐代,興於宋代,鼎盛於明清時期。因其“扼西南之咽喉而控七省”的特殊地位,曾經“商賈雲集,貨財輻湊,萬屋鱗次,帆檣雲聚”,故而“煙火萬家,稱為巨鎮”,素有“湘西明珠”、“小南京”、“西南大都會”之美稱。洪江古商城現保存有窨子屋、寺院、鏢局、錢莊、商號、洋行、作坊、店鋪、客棧、青樓、報社、煙館等古建築380餘棟,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明清商業建築群,人稱江南古民居建築典範、《清明上河圖》活版本、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活化石。2006年,洪江古商城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洪江古商城以集散桐油、木材、白臘、鴉片聞名於世。特別是桐油產業,堪稱洪江的命脈,故洪江又稱“桐油之都”。洪江桐油產業的形成,源於江西商幫的進入。清代洪江的油號,大部分是江西商人創辦的。江西商人從西南油桐產區收購桐籽,在洪江進行榨煉,然後用木船將桐油運送到常德,在常德轉火輪運至武漢,再改江輪運至鎮江、上海。當時各大油號都在鎮江和上海設有分支機構,負責桐油的銷售。桐油不僅是一種常用的民用物資,還是軍需工業不可缺少的戰略物資,出口量也很大。因而從清代到民國,洪江油號的生意一直十分火爆。

洪江古商城:一樁“莫須有”冤案整垮了桐油之都

(洪江古商城)

然而,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上海、南京、武漢相繼淪陷,長江實行封鎖禁運,洪江桐油產業也深受其害,桐油大量積壓。

如果只是戰爭影響,洪江桐油產業或許在戰後還有復甦的機會。可是,1939年一樁人為製造的驚天冤案,徹底摧毀了洪江桐油產業,也整垮了洪江這座古商城。

1939年初,洪江八大油號之一的徐榮昌油號鎮江分號的管事鄧子英,得知江浙一帶桐油缺貨,價格暴漲。便寫信給總部,建議將積壓在常德的桐油運往鎮江銷售。沒想到這封信被洪江郵檢所的特工人員截獲。駐洪江的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譚自侯得到報告後,認為大發橫財的機會來了,企圖敲詐勒索洪江各大油號。

洪江古商城:一樁“莫須有”冤案整垮了桐油之都

(洪江古商城)

當時洪江最大的油號有徐榮昌、楊恆源、慶元豐、劉同慶、蕭恆慶、恆慶德、新昌、永興隆等八家。譚自侯給八大油號的老闆發請帖,邀請他們到司令部赴宴。飯桌上,譚自侯說有人向淪陷區偷運桐油,你們要自查一下有沒有參與。由於各油號根本沒有運油到鎮江去的計劃,也就沒當回事。過了幾天,譚自侯又把他們叫來,宣佈他們“運油資敵”,如果每家願意出兩萬銀元抵罪,則可免於追究。八大油號當然不服,拒絕出錢。譚自侯於是將他們全部軟禁起來。

八大油號的老闆集體失蹤,引起了新聞界的關注。很快,“運油資敵”的特大新聞傳得沸沸揚揚。譚自侯見事情被搞大,擔心上司追查其隱瞞案子不報的責任,只好將案子上報到芷江憲兵司令部。憲兵司令谷正倫,也想借此機會大撈一把,明知沒有事實依據,仍將此案定性為“經濟漢奸罪”,目的是恐嚇八大油號的老闆,逼他們出錢。谷正倫還下令封鎖消息,不準外傳。

洪江古商城:一樁“莫須有”冤案整垮了桐油之都

(洪江古商城)

但這事還是被香港《大公報》報道出來了,並驚動了國民政府最高當局。重慶方面電令谷正倫,立即將案犯押赴重慶審訊。八大油號老闆就這樣稀裡糊塗的被官府當成了罪犯。

老闆們被逼入了絕境,不得不捨財保命。八大油號於是湊了20餘萬大洋,四處打點,多方求告。因八大油號老闆均系江西人,他們又請出江西籍國大代表王冠英和重慶衛戍總司令劉峙出面斡旋。關係打通後,又電召徐榮昌油號鎮江分號管事鄧子英,讓他從上海繞道香港,再飛到重慶,把相關賬簿憑證呈交重慶司法機關審核。最後,司法機關以“事出有因,查無實據”結案。

雖然八大油號老闆最後得以無罪獲釋,可經歷近一年的折騰,個個心力交瘁,紛紛停業撤資,洪江桐油產業元氣大傷。從此,洪江古商城由盛向衰,逐漸歸於沉寂。一樁“莫須有”的冤案,竟然整垮了一座城,實在令人唏噓。

洪江古商城:一樁“莫須有”冤案整垮了桐油之都

(洪江古商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