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委會如何處理物業公司和開發商相互推諉踢皮球的事?

業委會如何處理物業公司和開發商相互推諉踢皮球的事?

業委會、物業公司和開發商三方會談。

可以說實踐中,物業公司和開發商相互推諉踢皮球的事情並不少見。

一般來說,這些情況多發生在交房後不久,業主接房後發現了問題而反映後才會產生這樣的推諉。但也有部分是交房很久後,屬於開發商的責任的一些構件、部件出現了問題後引起的糾紛。

但是,也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開發商剛開始交房,並且還有很多未售房的情況。在這個階段,如果是屬於開發商的問題,開發商是會積極處理和解決的,因為他們要考慮到未售房屋的銷售問題。另外,剛開始交房時,此類問題還不太多,開發商的工程技術人員甚至開發商有話語權、決策權的人還在項目部(小區)裡,接到此類情況的反映多會積極解決和處理。

第二階段就是房屋銷售得差不多了,開發商的很多工程技術人員都撤走了。在此階段,雖然前期物業服務公司是開發商組建的子公司,或者是開發商選聘來的物業公司,但如果真屬於開發商的遺留問題,這個時候,開發商就會推諉了。一是此類問題的反映已經處理了很多了,開發商也覺得有些

煩燥了;二是開發商只有一些留守人員了,碰到此類問題時這些人員沒有話語權和決策權,這些人僅僅起到傳聲筒的作用,向開發商上級領導電話報告的時候,多會被要求自己處理。而此階段,能自行處理的工程技術人員大多撤走了,留守人員就會推諉給物業服務公司。

一般來說,如果是屬於物業服務公司的職責,多數物業是不會推諉的。但是,如果是屬於開發商的遺留問題,這個時候推諉的多是開發商,都把這些問題推給了物業公司。

另一方面,剛接房不久的業主,很多人卻又是分不清哪些屬於開發商的遺留問題,多數都會有一個認識誤區,就是認為一切問題都應該是由物服務公司來解決。如果物業服務公司不解決,業主就會把氣撒在物業公司身上,造成了矛盾的對立。

業委會如何處理物業公司和開發商相互推諉踢皮球的事?

將屬於各方的負責的問題分類列出來,併發出敦促書。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從我們的經驗來看,一個小區裡,如果有幾個具有先見之明的理性業主,在接房不久就開始了業主委員會籌備的準備工作,在平時的業主間交流溝通中,就引導業主們認識到,小區召開業主大會,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好處。在接房業主數量達到召開業主大會,成立業委會的條件時,就立即向房管部門申請召開業主大會,組建小區業主委員會,之後介入協調處理這些問題,那真是小區人的幸事啊!

本小區就是接房不久就進行業主間的思想引導和動員工作,在大家基本形成共識的情況下,當入住戶達到召開業主大會的條件時,就立即組建了業主委員會。組建之後,就先後主持舉行了幾次開發商、業委會、物業公司的三方會談,提醒物業公司和開發商對各自的問題不應推諉等。之後,又廣泛在業主間徵集,將發現的小區內的所有問題清單全部列出來,經過分門別類後,將開發商的遺留問題進行歸類,並書面通知了敦促開發商要面對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

當然,業委會成立後,就引導業主做到“五個分得清”,就是:一要分得清哪些是開發商的事,二要分得清哪些是物業公司的事,三要分得清哪些是業主自己的事,四還要分得清哪些又是政府相關部門的事,五更要分得清還有哪些是應該由業委會協調解決的事。

由於業委會是及時成立,並且理性引導,準確把握,入住五年來,本小區(高層住商混合電梯房)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矛盾和對立極少發生,也都能基本分得清哪些是屬於哪方的事,因此,小區運行較為平順。並且在業委會的組織和協調下,也解決和推進解決了小區裡存在的許多問題。

業委會如何處理物業公司和開發商相互推諉踢皮球的事?

水管裡竟然有混凝土。

但是也有些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業委會也要主動介入,敦促相關責任方及時處理和解決。比如:一戶業主裝修入住後發現水流太小,時常堵塞。業主請人把裝修好的地板撬開後,取出了一段水管,發現水管裡竟然有混凝土住了,這顯然不是物業公司的事而是屬於開發商的事。而這種事的原因應該是在水管鋪設階段,施工人員粗心大意,沒有檢查水管是否通暢,就把水管接上了。業委會接到業主的反映後,當即敦促開發商,沒有任何推諉的餘地,必須承擔業主為些造成的損失(撬地板、更換水管等的費用),後開發商也承擔了這些費用。

業委會如何處理物業公司和開發商相互推諉踢皮球的事?

產生的費用由責任方承擔

另一件事是一業主家剛裝修不久的新房,管道井裡的主水管接頭斷裂,水漫出來淹了業主的傢俱和地板。當時物業公司人員也組織多人前往業主家掃水,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業委會接報後,會同開發商、物業公司三方現場確認,這屬於管道井裡的水管接頭的質量問題,不屬於物業公司的責任,並態度強硬的要求開發商承擔相應損失。後來,開發商更換了接頭,並承擔了業主家被浸泡傢俱等的損失近8000元。該業主家後來還給業委會送了一面錦旗。

業委會如何處理物業公司和開發商相互推諉踢皮球的事?

問題圓滿解決業主送錦旗

還有一起是一次物管巡查發現從負二樓的發電機房裡漏出了水,並且水還很大,漫到了負二樓地下停車場,並且備用發電機裡也浸入了水。物管和業主工程技術組人員檢查後發現,小區外圍的道路上有一維修井通到發電機房裡,因市政管道堵塞後,水漫進維修井裡,又從維修井進入到發電機房造成了損失。業委會召集三方現場查勘後,開發商認為是物管的責任。但業委會認為,物管已盡到了巡查的職責,並且及時發現了問題,也採取了應對措施。但滲水的直接原因是維修井在建設過程中沒有進行防水處理,這是開發商在建設過程中應當預見到而沒有采取處理措施,顯然是屬於施工時的質量問題,理所應當屬於開發商的遺留問題。最後,開發商承擔了此次處理的相關費用。

業委會如何處理物業公司和開發商相互推諉踢皮球的事?

維修井未進行防水處理滲水進地下車庫

由此看出,業委會及時組建、並積極介入相關問題的處理中是很關鍵的。比如後面的兩個個體例子,如果業委會能力弱,完全可以建議業主通過打官司來由法院判定責任,但打官司費時耗力,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因此,本小區業委會的一個基本方針是:一般問題的解決不出小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