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最不需要創見,所以都積極同流合汙

知識分子最不需要創見,所以都積極同流合汙

撰文丨墨黑紙白

我們最近特別流行的是什麼事?不是歲月靜好和正什麼玩意兒,而是滅掉所有有想法而要去創見的人,這個大工程某種程度上不亞於人口銳減的力度。

每給你吃一顆迷藥,總要先毀掉一份見識

因為單純跟你聊歲月靜好和正什麼玩意,不太那麼容易,那麼就需要把那些不認為歲月靜好和正什麼玩意的人先都封了嘴,再去聊的時候就簡單易行很多。

這幾天娛樂圈還是撕得那麼厲害,事件本身已經不在紙白君的眼中了,而是它衍生出來的其他話題,更值得我們去思考下,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軟實力?

這幾天的撕也特別的有時間代入感,其實不用這麼撕,咱們這幾天想要說點什麼的人,也都是緊閉著雙唇的,因為我們已經喪失了說點什麼的可能性。

再遙看被我們某些國人恨得咬牙切齒的特老瘋子,這幾天也特別的鬱悶,“美聯邦法官裁定:特XX不得將批評者“拉黑”。”

知識分子最不需要創見,所以都積極同流合汙

那麼問題來了,他真的有你恨得那般張牙舞爪嗎?他怎麼看都是一隻一直不斷被馴服的“獸”呢?

所以問題的重點來了,被小崔怒撕的劉震雲在曾經接受他專訪的時候,聊過這麼一段話:“知識分子的目光應該像探照燈一樣,它照射的不是過去,也不是現在,而應該是未來。”

並進一步表示:“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中國教育本身就需要教育,我們通過傳授標準答案的方式,把一百個孩子變成了一個孩子。但是在有些民族和國度,他們卻把一百個孩子變成了兩百個孩子。”

知識分子最不需要創見,所以都積極同流合汙

小崔跟劉震雲的個人恩怨,紙白君已經懶得去看了,只是從這段採訪中,紙白君突然明顯感覺到,無論是娛樂圈的糜爛,還是我們社會環境的某些不好。

其根源都在於,我們並沒有把一個國家知識分子該做的事,讓這個群體體現出來,或者說咱們根本不需要知識分子,只需要知道分子就可以了。

我們要依靠歲月靜好去做競爭嗎?

那麼競爭的原動力在哪裡?換個角度這算不算也是捱打的原動力?終於連討論這些問題的人,都開始淪落的時候,我們就該知道大環境到底有多差了。

很多人說:“我們可以沒有XXX一堆人,但我們不能沒有崔永元。”這話彰顯了崔永元的某些可貴精神,但卻也透漏了我們社會的某些可悲之處。

當一個人、兩個人被冠以這個社會最稀缺的精神時,我們的社會離遲暮也就越來越近了。

記得龍文章說過:“有涵養,就不用等到中國淪陷了一大半,國人死傷一大半才去著急。”

知識分子最不需要創見,所以都積極同流合汙

這話說得很有統治者的思維,但用我們現代國家的觀念來說,每個國人都應該是在工作之餘,有這些類統治者思維的表象,但卻是國家公民思維的內核。

這些年發表個人見識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都開始明白這可能是一種罪了,於是留下一些毫無見識的人,大罵西方列強壓榨我們越來越狠了。

真的是這樣嗎?我們難道只有接受壓榨的份兒?還是我們就應該天生有弱者悲觀情緒?娛樂圈裡的糜爛,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我們到底悲哀在何處。

沒有監督,只講關係,不擇手段,大肆洗錢,撲街者眾,而佼佼者隨意拉出來一個都是問題一大堆,所謂的榜樣集團也都是各種汙點,你延伸到我們的社會一樣通用。

知識分子最不需要創見,所以都積極同流合汙

所以這樣的撕逼真的會讓你有快感嗎?而不是應該悲鳴湧上心頭?其實爛到這種程度,也不是不可以彌補,但當所有的人都被閉嘴或要求怎麼說才合適時。

這種爛已經徹底無可救藥且病入膏肓了,所以更多的同流合汙將從各個領域裡積極湧現,知識分子們不需要創見,只需要撈錢,普通公民們不需要個權,只需要不思考的活著。

然後我們在各種大口號中,罵死“美的”、拳打“日的”、腳踢“韓的”,最終達到世界萬國來朝的YY美夢,誰丟失了自我,誰心裡最清楚。

結語: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還是思考,而不是樂於做吃瓜群眾

思來想去,還是胡適先生的見解最為獨到,可惜的是我們現在應該有比胡適先生更為獨到的人出現才是合理的時代在進步,很可惜我們並沒有這樣的人。

胡適先生曾說:“一個民族和族群,總是在提倡道德而不注重規則的話,這個民族是會道德淪喪的。”

所以我們現在還是一個道德大國,而不是一個規則大國,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各種足以讓你驚詫的人或事,你可能都不會覺得驚詫,也許覺得他們活該而已。

知識分子最不需要創見,所以都積極同流合汙

至於今天紙白君想說點什麼,也已經不知所云了這麼多,但還是沒敢真正說點什麼,唯一所期望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未停止過思考。

畢竟這兩個字,對於現在的我們還是很重要,無論大環境是什麼樣的。僅此以文,聊表今天的胸中塊壘,與諸君共勉。

2018—6—4落筆於墨辯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