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祕方,無痛拔牙「——舊時馬路邊擺攤賣藝的江湖牙醫

"祖傳秘方,無痛拔牙“——舊時馬路邊擺攤賣藝的江湖牙醫

網絡圖片

小孩長到六七歲開始換牙,啃骨頭的時候,突然發現門牙活動了,閒下來小手不時去摸,一天牙齒終於脫落,大呼小叫地拿著牙齒向家人報喜。家人關照牙齒不能隨便扔,要雙腳併攏將牙齒扔到屋頂上,新牙長出來不能用舌頭舔,否則會長成大暴牙。一對門牙相繼脫落,煩惱隨之而來,啃東西不方便倒也罷了,小夥伴取笑沒完沒了:“缺牙巴”“欠人家錢,大門被卸掉了!”弄得心裡很不爽。

網絡圖片

喜歡吃糖的小孩容易牙疼,尤其麥芽糖沾在牙齒上不好清理,久而久之把牙齒蛀了一個洞。“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每當這時家人便將小孩領到牙醫那裡,牙醫用棉花蘸一些藥粉讓小孩咬住,不消兩分鐘,剛才邊哭邊捂著腮幫子進來的小孩,立馬笑逐顏開。牙科診所最引人注目的是瓷盤裡一堆白森森的牙齒,長長的牙根讓人毛骨悚然。店招旁有一隻白色的櫃子,裡面有各種石膏牙模、假牙,也有金牙、銀牙牙套。家鄉的年輕婦女過去喜歡裝金牙、銀牙,一顰一笑之間,露出兩顆黃澄澄的金牙,煞是好看。由此故里流行一句俚語:“穿皮鞋要跳,裝金牙要笑。”逢年過節,牙醫鑲牙生意特別好,診所中央有一張當時頗為先進的白色牙椅,上面有聚光燈,拔牙、補牙用的機頭還不是電動的,特製的砂輪、小鑽碰在牙齒上發出刺耳的聲音。牙科診所很正規,但價格不菲,從而給街頭江湖牙醫留下了活動空間。

網絡圖片

小時候經常在馬路邊看江湖牙醫擺攤賣藝,一塊髒兮兮的白布鋪在地上,上寫:“祖傳秘方,無痛拔牙”,中間擺放一包藥水棉花、一小瓶藥粉、十幾顆風乾的牙齒。江湖牙醫大多年輕氣盛,說話底氣十足,拔牙時大喝一聲:“咳嗽!使勁咳嗽!”話音未落,一顆牙齒已夾在了鑷子上。牙醫氣定神閒地往患者嘴裡塞一坨藥水棉花,患者臉上也沒有痛苦的表情。周圍的人看得目瞪口呆,不用麻藥,咳嗽一聲牙齒應聲而落,要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

網絡圖片

一個偶然的機會,從一位醫生處得知江湖牙醫的“神技”:拔牙前,首先得給患者牙齒上塗點“離骨散”,這藥能將牙齒和牙齦分離。李時珍《本草綱目》密傳其製法:取十兩重鯽魚一尾,去淨內臟,將砒霜一錢密封於魚腹內,將鯽魚掛於無鼠無貓無風之高處,待魚皮上長出一片白茸茸的霜毛,刮取霜毛,用瓷瓶裝之備用。當“離骨散”藥力慢慢沿牙根滲下去,所到之處,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均被腐蝕,不出五分鐘,牙齒已鬆動,江湖牙醫故弄玄虛,讓患者閉嘴用力大咳一聲,同時用掌在其頭頂溫柔一擊,大叫一聲“下來!”僅用鑷子便可將口內牙齒取出,旁觀者及患者無不嘆其神奇。為了讓患者感覺不到疼痛,江湖牙醫在塞藥水棉花時會蘸點鹽酸丁卡因,“無痛拔牙”,先把錢弄到手再說。不過這種方法僅限於拔除鬆動的牙,好牙這樣搞法,不疼死你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