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並不如意,我們受到社會給予的期待捆綁,拋下原來的自我,轉而努力扮演好社會角色,可內心感覺不到快樂,只感覺到肩上沉重的包袱。當你在自我意識和外在眼光之間拉扯,感到痛苦煩惱的時候,你心底可能會冒出一道聲音:

勇敢地做自己吧!

什么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大家都說要做好自己,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做自己呢?本期節目中的一位女嘉賓有經常向親近的人發洩情緒的特點,當黃瀾老師建議她改變時,女嘉賓表示覺得沒有什麼要改的,這就是我自己。

什么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卻不改正,這是“做自己”嗎?

非姐覺得,其實“做自己”也是需要改變的。

大家應該有聽過“自律讓我更自由”這句話,“自律”和“自由”看著像是矛盾的兩個詞,其實不然,有時候通過生理上的自律,才能達到靈魂上的自由。好比健身,你的本意是想擁有好身材,但在減脂的過程中你的慾望會想吃各種高熱量的食物,這時你便需要用自律來剋制。就像“做自己”和“變得更好”也並不矛盾。

有時候我們也會把做自己很容易做成了固執,做成了一意孤行,兩者的區別在於這個過程中是否懂得改變。缺點並不是特點,也不是喜歡你的人就必須接受你的缺點和包容你。我們是可以改變的,可以在改變中變得更好。

什么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每種成長都是如此相似。柴靜曾經問朋友:“我怎麼老沒辦法改變我的弱點?”朋友回答:“如果那麼容易的話,還要那麼漫長的人生幹什麼呢?”

況且,你真的知道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嗎?你做的是“自己”嗎?

現在有句很雞湯的話,“不要讓別人來定義自己”。但這句話的另外一重含義就是,你自己也不應該輕易定義自己。如果都沒有審視過自己,沒有嘗試著改變過,沒有真正瞭解過自己,那麼即使你自己,也沒資格定義自己。

我們不願意活得平凡,但是獨特卻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什么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人本來就不完美,我們不求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前進,逐夢踏實,發掘自身的優點,修正己身的缺點,慢慢地完善自己,你會活的越來越自在,愛的越來越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