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伙人和股東的區別

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夥人和股東的區別

來源:一起創PPS平臺合夥制管理諮詢事業部

在上一篇文章裡有一張圖片,上面有一句話:用“平臺+合夥人”動車模式升級“公司+股東與經理人”火車模式,很多人都說合夥制替代了之前的僱傭制,但更準確的說法是股東與經理人升級成合夥人,而僱傭制依然存在於公司之中。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一直強調製度要隨著時代的變化來升級和調整,而在人才多樣性的知識經濟時代,制度設計也應該更靈活更局多樣性。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經理人和合夥人的區別,今天就繼續來討論股東和合夥人的區別。

通常來說股東指企業的出資或投資人,對企業的經營享有最高決策權,對企業財產擁有最終分配權,是企業的所有者或者資產所有人。而我這裡說的合夥人並不是指合夥企業的合夥人,在之前我就分享過法律意義的合夥制和管理意義上的合夥制,這裡的合夥人也是指管理意義上的合夥人,並不是一定要在合夥企業才叫合夥人,在公司制的企業裡,也有多樣化的合夥人出現,例如阿里巴巴的湖畔合夥人,萬科的事業等合夥人都是公司制企業裡合夥人的典型案例。

曾慶學博士把股東和合夥人的區別總結為11條,我也結合最近的學習把這11條做了詳細的補充,現在分享給大家:

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夥人和股東的區別

1、本質區別

股東和合夥人的區別在於他們所強調的權利,股東強調的所有權,所以股東看中的是分配,公司的利潤我可以分多少,而合夥人更注重經營權,強調的是共同做大事業,再共享事業成果。

如果一個企業有80%的員工是股東,想象一下他們都來分蛋糕,再大的蛋糕也會被分完,相反,如果一個企業有80%的員工是合夥人,這些人都來做蛋糕,那麼再小的蛋糕也會變大。這也是告訴大家,企業中股東的數量要有所控制,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股東昇級成合夥人,統一身份,大家一起做大企業的蛋糕。

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夥人和股東的區別

2、利益關係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講到了公司制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兩權分離雖然在短期內緩解了資本和利益相關方的矛盾,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專業人才,但是從長遠來看,資本(即股東)和經理人之間的制衡也導致了雙方存在激勵不相容、責任不對等和信息不對等等無法完美解決的矛盾。這就導致了股東和經理人之間離心離德、互相博弈,經營層和管理層把過多精力放在內部鬥爭而失去外面的市場。而合夥人強調的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合一,不管是經理人還是股東,都是共生共榮的關係,所以我們說合夥制是一種共創共擔共享的機制。

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夥人和股東的區別

3、獲得資格和條件

股東是企業的出資或投資人,所以一般來說,只要有錢就可以成為股東,而成為合夥人的條件要比股東高很多,有錢不一定成為合夥人,沒錢也不一定不能夠成為合夥人,對合夥人來說,錢不是必要條件,重要的是要有創新創業和奮鬥拼搏的合夥精神,能夠為公司創造價值。可以說合夥人的門檻要比股東高得多。

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夥人和股東的區別

4、參與對象

在創辦企業最初,能成為企業股東的一般是誰?老闆的親戚朋友,另外就是有錢的人。在過去,辦企業的先聚集錢,再才招人,而這些出錢的人自然而然就成為公司的股東;在互聯網時代,人力資本成為先決條件,優秀的人力資本可以吸引資本,所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是最重要的。在前面我們就說合夥人要能夠為公司創造價值,能成為合夥人的是志同道合的人,是能夠創造價值的人。

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夥人和股東的區別

5、分享基礎

股東是按照投資金額比例分配的,合夥人是按照價值貢獻比例分配的,這很好理解。股東強調的是所有權和分紅權,出資多少佔多少比例,就按這個比例來分享企業的利潤。而合夥人強調的是經營權,合夥人分享的一定是增量,只有創造價值了才能分享。

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夥人和股東的區別

6、分配來源

股東分配的是企業稅後淨利潤,合夥人可以自由設定規則,可以分收入,也可以分利潤,例如阿里巴巴的湖畔合夥人分配就是作為管理費用處理的,阿里每年會向包括公司合夥人在內的公司管理層發放獎金,阿里在招股書中強調,該獎金屬於稅前列支事項。

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夥人和股東的區別

7、股權比例

股東按投資比例入股,合夥人按估值和貢獻入股。在過去,成立一家公司的註冊資金是100萬,那麼出資70萬的股東就佔股70%,這一點毋庸置疑;而現在,只出錢的股東“出大錢,佔小股”已經被大家普遍認同。過去錢是股權分配的最大變量,而現在人才是股權分配的最大變量。

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夥人和股東的區別

8、企業價值

對於企業來說,股東帶來的是資金,而合夥人,特別是優秀的合夥人,帶來的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優秀人才、資金和資源。在前面就提到了優秀的人力資本具有吸引資本的能力,在越來越注重知識的時代,知識和人才對企業越來越重要,成為不可替代的要素。

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夥人和股東的區別

9、管控要求

股東是企業的主人,在過去企業的股東只要出資就享有企業的所有權和分紅權,在管控上也顯得呆板,受制於傳統思維和相關法規,特別是當企業的股東數量多了以後,企業的管理成本和決策成本就會大大增加。而對於合夥人來說,管控靈活,有一套系統的合夥人評價考核體系,在這套機制下可以授予、晉升、終止和開除合夥人身份,保證合夥人團隊始終和公司文化保持高度契合。

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夥人和股東的區別

10、退出機制

股東退出是比較難的,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根據法律規定,股東是不能隨意撤回投資的,只能通過股權轉讓、公司回購股權、解散公司、破產、被吸收合併五種方式退出,但這每一種都受到各種牽制,並不容易實現。而合夥人的退出則比較容易,在簽訂合夥協議時就已經設計了退出機制,一般合夥人持有的是限制性股權,股份與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掛鉤,分期成熟,成熟後才獲得轉讓權。

要實施合夥制,你必須讀懂合夥人和股東的區別

11、落地難度

當企業前景好的時候,老闆是不願意股東進來分享利潤的,而且此時資金也不是企業的必需品;而當企業發展前景不樂觀的時候,員工是不願意為了一點股份而出資的,此時出資也分不到利潤。對於合夥人來說,無論企業處於什麼階段、什麼規模,都可以設計實施合夥人模式,合夥人模式主要就是激發新老員工的奮鬥拼搏精神,為企業創造價值。

現代管理學大師德魯克在《下一個社會的管理》中寫到:“下一個社會將是知識社會,知識會成為社會的關鍵資源,知識工作者將成為主要的勞動力”。資源型經濟已成為過去時,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知識資本、人力資本的價值直線上升,不管我們相不相信,合夥人時代都已經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