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出海成國產手機新趨勢 二線廠商生存空間繼續收窄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說:一個人要是連“郭局”微信都沒關注,簡直不知道他還能幹什麼。

猛戳標題下藍字吧

隨著8月的到來,三星、華為、蘋果陸續公佈上半年業績,全球知名調研機構IDC等也發佈了最新一輪的手機排名。2018年或許是可以寫入手機史冊上的一年:

從技術上看,AI正在全面變革智能手機的產品形態;從市場上看,這是國產手機大規模出海的一年,不僅在亞洲攻城略地,甚至把觸角伸向了歐洲、拉丁美洲;從競爭格局上看,華為在今年第二季度首次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而華為旗下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手機則徹底穩固住國內第一大互聯網手機品牌的地位,並在6月單月挺進國內整體市場前三名……

到了給上半年的手機產業,做一個小結的時候了。

AI浪潮全面來襲 已成智能手機標配

每一年的智能手機行業,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升級,比如指紋解鎖、全面屏、雙攝像頭等等,而2018年則是智能手機全面擁抱AI的一年。

我們先來看一份表格:

AI、出海成国产手机新趋势 二线厂商生存空间继续收窄

從上述圖表可以看出,在今年上半年,各大手機廠商發佈的旗艦手機,幾乎都搭載了AI功能,並以此為主打賣點,其中主要的體現形式就是AI拍照、語音助手。權威調研公司Gartner預測,到2022年,約有80%的智能手機將集成AI功能。

Gartner認為,AI功能將成為智能手機廠商提升產品差異度,獲得新客戶,留住現有用戶的一種手段。智能手機市場現在正在從“銷售科技產品”向 “提供引人注目的個性化體驗” 轉化,因此,在智能手機上運行的AI解決方案將成為未來兩年手機廠商路線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當前應用最廣泛的AI拍照來看,在搭載了AI之後,智能手機可以基於用戶的個人審美偏好,自動美化拍出的照片。例如,榮耀10可以智能識別22類標籤總計500多種拍攝場景,甚至針對大熊貓都有特定的拍攝優化。在AI加持下,傳統對一張照片的優化升級成分區優化,讓藍天更藍、植物更綠、人像更美。動態範圍的智能調整,令暗處更清晰、高光不過曝,即便隨手拍的照片也無需費力後期。

出海之戰打響 歐洲拉美成新戰場

權威機構IDC一季度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361億部,同比下降2.4%。其中中國市場出貨量大幅下跌成為導致出現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中國市場一季度出貨量首次低於1億部,從2013年到現在還是首次發生。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已經出現了負增長的跡象。因此,走出去成為國產手機一條必經之路。而隨著國產手機品質的逐漸提升,也不僅僅滿足於進軍印度等市場,開始把目光對準了更為遙遠的歐洲、拉美地區。

下圖為四大國產手機廠商近一段時間的海外拓展情況(不完全統計):

AI、出海成国产手机新趋势 二线厂商生存空间继续收窄

從圖表可以看出,今年國產手機的主攻方向就是歐洲和拉美市場。榮耀總裁趙明曾直言,2017年是兇險的一年,面對競爭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節奏,在2018年,榮耀手機的目標是擴大海外市場的成果,繼續以輕資產的互聯網模式,構建海外內雙引擎的發展格局。

伴隨著大規模的出海,我們也看到國產手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據俄羅斯《新聞報》報道,根據2018年6月的數據,華為、榮耀手機取代蘋果,首次奪得俄羅斯網店智能手機銷售冠軍;在英國和西班牙市場,榮耀手機上半年的同比增長分別達到了200%和500%;在法國市場,榮耀手機則成為了第四大手機品牌。據GFK、Counterpoint等第三方報告,2018年上半年,榮耀手機海外市場整體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50%,海外市場銷售佔比也從此前的15%提升至20%。

當然,在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國產手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難題。今年6月,OPPO CEO吳強罕見地分享了一些經驗:OPPO在國內市場作風大開大闔,成績明顯,卻也比較粗放,但在歐洲要精耕細作,不能急於求成;歐洲消費者對手機參數不敏感,但是對藝術的追求度非常高……或許這些經驗可以幫助國產手機更好地開拓海外。

線下格局變化 OV已感受到壓力

2015年年底,OPPO、vivo的異軍突起,讓整個智能手機產業鏈意識到線下市場、縣城鄉鎮市場的重要性,各大廠商紛紛跟進,在線下佈局。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中國線下市場OPPO、vivo依舊佔據了前兩名的位置,但同比增僅僅只有2%和5%,而第三名的華為和第五名的榮耀,同比增速則分別達到了18%和13%,而排名第六的小米雖然體量尚小,但增速更是達到了30%。此外,華為、榮耀加在一起的出貨量已經超過了OPPO,排名第一。

更為可怕的是,放眼整個上半年,OPPO、vivo在線下市場的銷量,甚至還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由此可以看出,在線下市場,OPPO和vivo已經不再具有一家獨大的地位,面對眾多競爭對手的洶洶來襲,它們已經感受到了壓力。

此外,隨著線下市場的逐漸飽和,渠道、零售之戰的策略也在發生改變,尤其是阿里、京東提出了所謂的新零售、無界零售的概念,手機廠商也紛紛選擇跟進。

7月初,榮耀總裁趙明首次提出旨在讓“新零售”普及化的新零售3.0戰略。按照榮耀的規劃,要從共享、共贏、共創三個層面,進一步重塑“人-貨-場”三要素關係。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小米和榮耀各自打造的生態鏈,均是以智能手機為主入口,平板、穿戴、電視等設備為輔入口,通過影音、監控、家居等泛loT硬件構建全連接數字世界。

生態鏈的佈局也讓國產手機廠商收益頗多。小米公開數據顯示,小米生態鏈 2017 年年銷售額突破 200 億元;榮耀共生品牌則達150多家,共享流量產品超9000款,流量總入口已達億級。

互聯網手機步入雙寡頭時代

小米的問世,標誌著互聯網手機時代的誕生。此後,各種互聯網手機品牌層出不窮,如榮耀手機、努比亞、一加等等。但從賽諾發佈的上半年數據來看,在經過幾輪的大浪淘沙、優勝劣汰之後,互聯網手機已經徹底進入到雙寡頭時代。

AI、出海成国产手机新趋势 二线厂商生存空间继续收窄

7月31日,榮耀總裁趙明在note10發佈會引用賽諾互聯網手機排名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榮耀手機和小米位居互聯網手機銷量榜前兩名,均達到了2400萬部以上,而第三名的魅族甚至不到700部,而其他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則基本已經湮滅在當下的紅海競爭之中。

總結:三星在中國已經失勢 馬太效應會更加明顯

根據整體的數據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OPPO以3808萬部的銷量排在第一名,接下來的四名是vivo、蘋果、華為、榮耀手機,尚在恢復元氣的小米排在第六位,並且沒被甩出太大的差距;如果是按照IDC的統計標準,把華為、榮耀手機算成一個整體來看,則以5557萬部的成績排名第一,領先OPPO近2000萬部。

AI、出海成国产手机新趋势 二线厂商生存空间继续收窄

從這份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第一名到第六名,是中國手機市場的第一陣營,從第七名的魅族開始,銷量已經迅速滑落到700萬部以下,而跟在魅族後面的,是昔日國內的霸主三星,甚至還比魅族少了近一半。

未來的格局會越來越貼近馬太效應,即前六大手機廠商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給其他二線手機陣營的生存空間則越來越小,直至被淘死忙。

END

AI、出海成国产手机新趋势 二线厂商生存空间继续收窄AI、出海成国产手机新趋势 二线厂商生存空间继续收窄

“郭局”由騰訊網資深媒體人郭曉峰獨立運營,上百位行業大佬已關注,多家手機廠商名譽顧問。目前已被今日頭條、企鵝號、百家、界面、一點資訊等平臺收錄。混跡通信圈十多年,歡迎交流、爆料。結交郭局,受用終生。

AI、出海成国产手机新趋势 二线厂商生存空间继续收窄AI、出海成国产手机新趋势 二线厂商生存空间继续收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