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最北端的縣,位於三省交界處,人口超20萬

天鎮縣,隸屬於山西省大同市,位於山西省最北端,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東臨河北省懷安縣,南毗河北省陽原縣,西接陽高縣,北楔內蒙古興和縣,素有“雞鳴一聲聞三省”之稱。

山西省最北端的縣,位於三省交界處,人口超20萬

天鎮縣屬大同斷陷盆地,地貌複雜,整個地形由西南向東北微傾,最高海拔2106米、最低海拔976米、平均海拔1100米。屬大陸性北溫帶乾旱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短冬長,年平均氣溫6.7℃、日照2801小時,無霜期110—130天,降雨量396.5毫米。 境內河流屬海河水系、永定河上游,主要河流有南洋河、西洋河、洪塘河、三沙河,均匯入洋河。

山西省最北端的縣,位於三省交界處,人口超20萬

天鎮縣總面積1718平方公里,下轄5鎮7鄉、235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23.06萬人(2018年),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被國家列入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地區。

山西省最北端的縣,位於三省交界處,人口超20萬

天鎮縣距離北京280公里,距離大同80公里,距離張家口85公里,境內有(北)京—包(頭)鐵路橫穿東西,大(同)—張(家口)、馬(市口)—走(馬驛)兩條省道縱橫交錯,天大高速公路已全部通車;公路通車總里程為1383.5公里,公路密度為84.62公里/百平方公里,每萬人擁有公路64.7公里。天鎮縣南距大同雲岡機場70公里,高速公路全程直達。

山西省最北端的縣,位於三省交界處,人口超20萬

慈雲寺,原名法華寺,初建於唐朝,明朝宣德年間改名為慈雲寺,被譽為“關北巨剎”。現在見到的慈雲寺全貌,正是宣德年間保留下來的一組完整的古建築群。全寺長140餘米,寬40餘米。有金剛殿、大雄寶殿、釋迦殿、毗盧殿4座大殿和東西兩廂的觀音殿、地藏殿。2006年05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