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對人類文明進展有什麼作用?

雲上的記憶

這樣一個宏觀的理論性問題,並非一言兩語能解釋清楚。在此,我僅以一個外行的視角來簡單說說自己的想法:

藝術,其實就是審美與創造,反映著人類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

我不清楚藝術家是怎麼定義藝術的,但在我的認識中,藝術就是由審美和創造構成的。從這一角度來講,藝術是一種主觀性的創作活動。而這一活動,是人類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

早在紅山文化中,便發現有女神像。這些神像,被認為是當時供奉的神靈或祖先。形象雖然原始,但卻是古人意識的直接體現。以下面這件神像為例,她是一個典型的女性形象,雖然頭部和右臂殘損,卻依舊可以看出大體輪廓,腹部和腰部的線條展現的十分清晰。

祭神也好,祭祖也罷。通過有意識的加工創作,使得無形的神靈或祖先觀念有了物質載體。從這一角度來看,紅山女神像本身就是一種原始的藝術。

除了禮儀性場所,藝術創作也存在於原始社會的生活當中。以馬家窯文化的彩陶為例,距今數千年的人們,在陶器上塗畫有各種圖案。以下面這件彩陶鳥紋壺為例,壺身上有幾何形的鳥形圖案,這種繪畫技藝還比較原始,但卻能夠將立體的實物展現在平面之上,沒有深邃的思維創造是難以實現的。

可以說,自人類文明誕生之初,便產生了藝術。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中,始終有一條藝術發展脈絡。事實上,藝術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原始的藝術,基本都帶有神秘色彩,這是古人意識的直接反映。

原始的生殖崇拜與現代的人體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藝術是個宏大的概念,範疇極為廣泛。但如果從藝術對人體自身的表現來著眼,我們很容易發現其中的一個“奧秘”:藝術創作始終是對人類的自我認知和直接反映。這一點,直接反映在生殖崇拜和人體藝術上。比如以人體為題材的現代雕塑中,必然繞不開對人體與生殖器官的表現。

沒有相關知識儲備或相對保守的人,或許對覺得這是“偽藝術”,是低俗的表現。可是,其實對人體的描繪和展示,有著古老的歷史。而且,在古人對人體的認識遠比我們通常認為的要大膽和前衛。

在生產條件相對落後的情況下,應對高死亡率的唯一途徑便是提高生育能力。而生育能力的強弱,直接反映在女性的身體和生殖器官上。這種對生育的渴望,直接反映在生殖崇拜上。下面這件文物,是典型的豐乳肥臀,所反映的就是被誇大了的生殖能力。


從這一角度理解,便很容易發現,儘管藝術創作的形式在不斷調整,可藝術的根源一直都是對人類自我的反思和再現。

藝術的作用不該被抹殺,也沒必要誇大,因為它就是人類文明史和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正如我在開頭所講的,這個題目很宏觀,並非幾句話能講清楚的。所以,前面的一些敘述,都是在圍繞一個問題進行:藝術是與人類文明相生相伴的,而且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理解了這一點,便會對“藝術對人類文明進展有什麼作用”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這種作用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人類文明與藝術的關係,就像是杯中的氫離子和氧離子,它們本身就是一個整體:H₂O。


分享到:


相關文章: